台湾青年“天然独”?不!两岸学子这样看

台湾竞争力论坛7月12日在此间就今年上半年“台湾民众国族认同”调查结果举办研讨会,邀请两岸学生代表与会。年轻世代从自己的角度解读“身份认同”议题,提出台湾青年不是“天然独”,政治力操弄“人造独”只会戕害台湾;“两岸一家亲”才是天然的DNA,应持续扩大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年至今,台湾竞争力论坛持续进行了12次追踪调查。本月7日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比例稳定维持在84%以上,不承认者约一成;有46.8%的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不认同的比例为45.8%。年龄交叉分析发现,台湾20至29岁青年认同“是台湾人,但不必否认是中国人”“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是台湾人,也可以是中国人”的比例,合计超过65.6%,认为“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比例则为29.9%。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学生侯汉廷说,“两岸一家亲”是很正常的论述,是一种天然的DNA。他认为,要消除一些台湾青年的“ ”意识或对大陆的敌意,应持续深化、改进两岸青年交流,从小培养,从历史、文化教育着手,也要加强影视等当代文化交流,增进认同、促进团结,不断突破两岸交流的困境。对于部分台湾年轻人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林明正直言,这显示多年“去中国化”教育下,台湾年轻人的“中国认同”受到了影响,可见课纲问题何等重要。就读于台湾“中央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的大陆学生高羽则认为,台湾年轻人不是“天然独”,只有政治力操弄的“人造独”。人为消灭“中国认同”将使台湾深受其害,还会使台湾文化走向衰落、解体。台湾青年若长期处在文化封闭的环境中,创造力将走向僵化。就读于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研究所的大陆学生梁绍伦表示,部分台湾年轻人的认同存在一定错乱,主要是受到“去中国化”教育的影响,被政治操弄所误导,忽略了自身与“中国”的文化意涵的关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都是我们这个文化共同体的等价表述方式。无论是我们认同自己,还是外国人区分我们,都根据这种文化特质,而非政治立场。”他还鼓励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去学习、工作,体会中华文化的多元性,重塑“中国认同”。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设计研究所学生游恩扬去年曾参与“浙江台湾周”举办的“海峡青年时尚创想秀”,大陆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和大陆的积极发展相比,台湾正逐渐忘记自己最根本的文化源头。台湾青年要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才能让未来不再受限。就读于台湾交通大学电机所的大陆学生张晓青则表示,数千年中华文明是两岸共有的认同与骄傲,台湾不应消极放弃。台湾的未来不是政客的,而是属于青少年,台湾需要一群顶天立地、勇于担当的青年人,应持续扩大和深化两岸青年交流。本期:周冰倩









































白癜风前期症状
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y/1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