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5日,时任国民党总裁的蒋介石在台北市郊的士林官邸,因阳明山车祸导致的心脏病复发离世,这个消息对于台湾来说,无疑是一场大地震,台湾行政院对外宣布将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国丧”,在此期间,所有公职人员一律身穿白色丧服,为蒋介石戴孝。

国民党内部却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围绕争夺最高权力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蒋的遗孀宋美龄也在这时候开始暴露野心。

打击CC系和陈诚,为蒋经国铺路

蒋介石无论怎么样强调国民党的民主性,蒋家都无法改变自己家天下的封建本质。蒋介石死后,国民党核心权力出现真空,虽然已经败退台湾,但蒋依然贼心不死,蒋在去世前,已经在为儿子蒋经国接班铺路,捞取政治资本。

年,蒋经国前往上海,欲调查国民党高层的腐败问题,也就是著名的“上海打虎”事件,然而国民党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蒋家自己就和宋孔陈三大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蒋家本身就是四大家族的其中一家,“反腐”不就是反自己吗?

“打虎”的效果可想而知,但蒋介石心里清楚,他的目的根本不是肃清吏治,而是为儿子积累声望,不过他的图谋随着“打虎”行动的草草结束变成了笑话。

积累声望没能成功,蒋介石转而为儿子建立班底。年,为了网罗人才,他成立了“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提出“国家需要革命的青年,青年需要革命的教育。”蛊惑台湾青年为蒋家鞍前马后。

他亲自担任团长,并安排蒋经国担任“总团部主任”,意图通过这个组织,将蒋经国的影响力渗透进台湾的各个部门。

接班不能仅仅依靠积累声望和建立派系,还要消灭政敌。阻碍蒋经国坐上权力宝座的,有两大主要因素。

首先是以陈立夫和陈果夫为代表的陈家,民国时期,有句流传甚广的话:蒋家天下陈家党。陈家掌握国民党党务工作,在专门培养高官的“中央政治学校”影响力极大,后来的很多国民党高官都出身于这所学校,他们还有自己的组织和派系:中央政治部,也就是CC系。

陈立夫曾经担任过蒋介石的机要秘书,还一手成立了特务组织“中统”,掌握了蒋介石大量的机密;而陈果夫也是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掌握着人事权力。他们既是维持蒋介石反动统治的重要力量,又是阻碍蒋继任计划的绊脚石。

接着是以陈诚为代表的军中实权派,正如蒋介石随着孙中山一路走来一样,陈诚也是如此。他是陆军一级上将,指挥过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还曾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战功卓著,在党内有极高声望,退往台湾后,国民党元老纷纷隐退避走,只有他步步高升。

年3月,他成为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还兼任“副总统”和国民党“副总裁”,素有“小委员长”之称,是很多人都认可的接班人。

二陈首当其冲,年,蒋介石以丢掉大陆为罪名,要求陈立夫全家离开台湾,对于这段历史的细节,前CC派立法委员梁肃戎曾披露道:

“老先生(蒋介石)就是认为,还有好多人就对陈立夫,认为他在大陆做组织部长,把大陆丢掉了他要负主要责任,所以到台湾来之后就改造,在国民党的中央说我要重新整理党纪,这是个表面的理由,事实上就等于是整肃CC。”而陈果夫也于同年去世。

对于陈诚,蒋则直接表明态度,打破他的幻想。年,国民党将进行总统大选,年,蒋介石修改临时条款,赋予“战乱时期”台湾领导人无限期连任的机会,这就等于告诉陈诚,下一届总统仍是蒋介石。郁郁不得志的陈诚也于五年后离世。

宋美龄率领“亲美派”与蒋介石角力

而有宋家作为背景的宋美龄反而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她毕竟是一个女人,在很多人的固有观念里,女人无论身份地位再高,离权力旋涡距离都很远。

但实际上,来到台湾后,宋美龄倚赖“第一夫人”的身份,已经开始培植自己的党羽,她想效仿历史上的吕后和武则天,当女皇帝,为此成立了“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简称“妇联会”,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对枕边人蒋介石不是没有警惕之心,恰恰相反,他十分明白,真正的隐患不在外部,就在自己的身边,但时机未到,如果着急对宋美龄下手,会打破国民党各个派系的平衡,甚至会失去美国的支持。

蒋介石又名蒋中正,所以他与宋美龄的结合,正应和了“中美合作”,但蒋介石不甘心成为美国的傀儡,他对美国政府没有办法,但对“亲美派”却可以任意揉捏。

与此同时宋美龄暗暗积蓄力量,逐渐露出了自己的獠牙,而这个獠牙,指的就是“亲美派”。

所谓“亲美派”,就是曾在美国留学,与美国军政界有联系的国民党重要官员,他们秉承美国的意志,美国政府通过他们,对国民党施加影响。

宋家三姐妹本身拥有的政治力量就极为庞大,宋庆龄是“国父”孙中山的妻子,前“第一夫人”,在国民党内的话语权可见一斑;

宋美龄是现“第一夫人”、“中国空军之母”,在争取美国的支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宋霭龄与孔祥熙是夫妻,后者掌握着国民党的财政大权。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依靠她们上位的高官将领。

除去大名鼎鼎的“丛林之狐”孙立人,还有台湾省主席吴国桢,时任中央银行副总裁的徐柏园,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黄少谷,以及时任外交部长的叶公超,这些人在党政军、金融、外交等各个领域都有很深的影响力,为宋美龄的野心出谋献策,不遗余力。

蒋介石虽然通过宋美龄维持与美国政府的关系,以获得美国的支持,但同时也在防备着美国。为了剪除宋美龄的羽翼,蒋介石很早就开始对“亲美派”的实权人物动手,其中以孙立人事件和吴国桢事件影响最大。

孙立人曾经先后在清华大学和维吉尼亚军校求学,清华大学本身就由美国资助成立,维吉尼亚军校更被称为“南方西点”。

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孙立人兼任“台湾防卫总司令”及“陆军总司令”,在蒋介石眼里,孙立人不是管他叫“校长”,对他忠心耿耿的黄浦派,孙是与宋美龄关系密切的“亲美派”,一旦他有异心,手里的军队会对蒋家人产生直接威胁,也就是说:孙立人不是他的自己人。

让一个不是自己人的人,掌握着大量的军队,无疑会让蒋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寝食难安。

孙立人本身也没有向蒋介石表明立场,反而一再宣扬美式理念,公开反对蒋介石的党政军思想,挑动蒋家父子的神经,引起了蒋的仇视,欲除之而后快。蒋介石先后免去孙的陆军总司令和参军长职务,后来又借口孙立人老部下参与“兵谏案”,下令软禁孙立人。

解除了支持宋美龄的武装力量,蒋又盯上了掌握政治大权的吴国祯,和孙立人一样,吴国祯从清华毕业后,就前往美国留学,并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吴的妻子黄卓群与宋美龄的关系十分亲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闺蜜”。

在刚刚败退台湾的时候,由于情势危急,蒋介石急需获得美国的支持,因此对吴国桢不断示好,两边有着短暂的蜜月期。蒋甚至安排吴国祯接替陈诚担任台湾省主席。

但随着局势的稳固,吴国桢对于蒋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另外,由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美国政府已经对蒋介石逐渐失望,转而寻求另外的代理人,“亲美派”代表吴国祯是不二之选,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彼此推向对立面。

吴和蒋家父子的矛盾十分激烈,早在年担任上海市市长的时候,他就和蒋经国发生过不愉快。两个人在如何整饬经济的理念上发生了严重冲突。

在蒋经国看来,重疾当用猛药,国民政府的经济体系已经濒临崩溃,必须使用政治手段对不法商人进行狂风暴雨般的打击。

而吴国祯则持完全相反的看法,认为经济的问题就应该用经济的手段,蒋经国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

蒋经国的“打虎”行动最终失败,气急败坏的蒋经国将这一切都归因于吴国祯的不配合,两个人因此结怨。此后因为各种原因,蒋介石也越来越容不下吴国祯,甚至传出蒋暗杀吴的消息。

年4月,吴国祯害怕被蒋家父子打击报复,遂以身体不好为理由,辞去省主席的职务,带着妻子远赴美国,过期了悠闲的生活,为了防止吴死灰复燃,蒋介石开除了他的国民党党籍,彻底切断了他回到台湾任职的可能性。

军政的支持都没了,宋美龄的计划实现的几率已经大大降低,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亲美派”,已经成为了没牙的老虎。

图穷匕见,宋美龄和蒋家摊牌

年,蒋介石连任台湾第五任“总统”,刚一上任,他就立刻着手安排蒋经国成为“行政院院长”,所谓行政院,即是台湾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院长,就是政府首脑。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一直都很顺利的权力交接之路,到这里出了岔子。

妻子宋美龄来到蒋介石的书房,她开门见山地对蒋说道:“你既然要重新安排内阁人士,不如让孔令侃来当‘行政院院长’。”孔令侃是宋美龄的亲外甥,此时刚刚被她从美国紧急召了回来。

显然蒋介石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建议,他已经为儿子继任准备了很长的时间,成为“行政院院长”是关键一步,任何人这个时候试图横插一脚,都触及了蒋的底线,哪怕是感情深厚的妻子也不行。

虽然宋美龄又做了让步,蒋介石依然态度强硬,拒绝给她任何插手最高权力的可能性,宋美龄不得已只能先行忍耐。

蒋介石虽然一直计划直接将权力移交到儿子手中,但为了不落人口实,没有直接将权力交到蒋经国手里,而是事先安排了一个叫严家淦的人,他在这场风波当中就起到了权力过渡的缓冲作用。

严家淦在40年代走入蒋家人的视野当中,由于币制改革的巨大成功,让国民党的经济体系没有彻底崩溃,得到了蒋介石的重视,逐渐成为了他的心腹。

蒋介石之所以放心让他成为权力过渡的关键人物,还是因为严家淦的能力强,野心小。有人评价他:不搞宗派,不用私人,没有政敌,没有恩怨。

年4月,严家淦在蒋死后火速成为总统,大出宋美龄的意外,但他这个“总统”有名无实,实际权力牢牢掌握在蒋经国手中。

刚一上位,严家淦就特派倪文亚、田炯锦、杨亮功等二十一人成立“治丧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全部都是蒋家的幕僚,成立表面上是为了处理蒋介石身丧葬事务,实际上是为了抓住主动权,避免因为蒋介石的死产生动荡,给政敌以可趁之际。

这个时候宋美龄也已经按捺不住,在她的授意下,孔令侃联合“亲美派”,推举宋美龄担任“国民党总裁”,并疯狂造势,希望获得更多的支持,但正如前文所说,在孙立人和吴国桢失势后,“亲美派”已经很难再与蒋经国碰撞。

听闻孔令侃的提议后,时任中央秘书长的张宝树立马跳出来表示反对,他表示:

“总裁必须功勋卓著之人方可胜任,蒋公新丧,至今尚未发现能担当此任之人。以我之见,不如将总裁一职暂时保留,以表示对蒋公的哀敬与永恒的怀念。至于党的领袖则不可无人,拟立即推举一人为之。”

张宝树在安排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院长”的事情上就出力颇多,在这次关键的表态更是一锤定音,彻底堵死了宋美龄夺权的企图。

就这样,宋美龄和“亲美派”苦心设计的上位大戏被轻易化解,无奈的宋美龄只能离开台湾,去美国度过余生,蒋经国开始独掌大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y/20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