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个世纪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蒋经国上台后干得是比较出色的,他上任后,台湾进入了一段很好的发展期,以至于在蒋经国逝去几十年后,仍然受到了不少台湾人的追思和怀念。

然而有一件事让台湾和大陆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为何蒋经国会选择一位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且坚决主张“台独”的李登辉作为他的接班人呢?以至于蒋家王朝直接土崩瓦解?究竟有何内幕?

不争气的下一代

蒋经国是蒋介石的第二个孩子,国共内战失利后,蒋介石带领国民党残余部队败退台湾,凭借军事实力很快坐上了台湾第一领导人的位置,并在台湾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大本营,准备随时反攻大陆。

但是随着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反攻大陆的希望一点点破灭,于是蒋介石开始把台湾看作自己的政治遗产,牢牢占据着当家人的位置几十年。

20世纪七十年代初,蒋介石自觉年事已高,越来越悉心培养儿子蒋经国,在一番辗转运作之下把儿子蒋经国推上了台,蒋经国自己也争气,加上老臣扶持,年5月顺利继任领导人一职,继续延续了蒋家王朝的繁荣,而等到蒋经国选下一任接班人时却犯起了愁。

蒋经国的大儿子蒋孝文是蒋家的长子嫡孙,也是被祖父蒋介石和父亲蒋经国寄予希望的蒋家第三代。

他自小聪明过人,无论上下学都枪不离手,很受家族喜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成了一个纨绔子弟。

蒋孝文在台北中学读书,但毕业以后连大学都没能考上,家里只好把他送到了台北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为将来从政铺路。不过蒋孝文并没有体会家人的良苦用心,反而仗着自己是蒋家人经常偷偷溜出学校,有一次还和别人因为一个舞女大打出手。

一天蒋孝文回到家正在玩自己的左轮手枪,正巧祖父蒋介石的一名卫士李之楚经过看到,他便举枪对着李之楚,想要吓一吓他,但是突然“砰”得一声,擦枪走火,李之楚倒在了血泊中,索性经过救治捡回了一条命。

为了平息这场枪杀士兵的事件,蒋家人把他送到了美国伯克利商学院学习,不过在美国蒋孝文也没有吸取教训,被美国媒体爆出了无证驾驶的新闻,又因为种种违法行为,直接被美国移民局驱逐出境了。

回到台湾后的蒋孝文可谓是彻底丢了颜面,他的纨绔行为成为了台湾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蒋孝文索性破罐子破摔继续醉生梦死,蒋经国对这个儿子越发感到失望,慢慢断了要立他做接班人的念头。

年在一次聚会中,蒋孝文又因为酗酒过多引发了脑神经损伤,成为了一个半瘫痪在床的病人,他的政治前途也彻底到了尽头。

蒋孝文的倒下,给了弟弟蒋孝武接任的可能。蒋孝武是蒋经国的第二个孩子,从小心眼就多,就连祖父蒋介石都说“这个孝武啊,从小就鬼精鬼精的。”

长大后的蒋孝武更加富有心计,还有一点任性,从德国留学归来后,蒋经国把他放到了台湾的文化部门历练,但蒋孝武却在待了一段时间后脱离了父亲的安排自主申请去了情报部门。

情报部门是蒋家在台湾立足的根本,蒋经国便是通过情报部门的历练被父亲蒋介石运作上台的。

因此为了掌握台湾情报机关,他开始与各种情报大佬交好,比如情报系统负责人汪希苓、国安局长王永树、调查局长沈之岳等,他们也乐得和蒋家这位二公子来往。

不过在情报部门风生水起的蒋孝武,却因为自作主张的一件大事彻底断送了自己的接班人位置,并且永远与政途隔绝,这也让蒋经国放弃了让自己儿子接班的想法,它就是轰动一时的江南案。

江南案的发生

年10月,华裔美籍作家刘宜良(笔名江南)在美国街头被人暗杀,暗杀者是台湾黑帮竹联帮,这就是所谓的江南案。

至于刘宜良被刺杀的原因也十分简单,他到美国工作后便成为了三面间谍,一方面成为了美国FBI的线人,为美国情报局提供两岸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受到大陆有关单位的接待,这引起了台湾当局的严重不满。

另外刘宜良以江南为笔名,在海外撰写了许多不利于国民党形象和蒋氏家族内部的文章,尤其是其公开出版的《蒋经国传》,更是深刻揭露了蒋家内部的权力斗争,于是台湾情报局决定暗自派帮派人员制裁他。

但是当江南案的策划者陈启礼逃回台湾邀功的时候,却发现形势急转直下,台湾另一国安部门将陈启礼逮捕,就此江南案曝光在大众面前,而美国情报人员知道此事后更是向台湾当局施压,要求彻查此事。

美国FBI介入调查并且抵达台湾,查清了真相,陈启礼本人为了自保在逮捕前把犯罪录音交给了自己的好友,录音带的证据表明,江南案的主使者就是以蒋孝武为主谋的情报部门。

江南案曝光后,蒋家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之中,为了给美国一个交代以及平息风波,蒋经国下令将参与此案的情报人员撤职入狱,至于他的儿子蒋孝武,被派往了新加坡出任台湾驻新加坡商务代表团副代表,远离风口浪尖,同时蒋经国在这件事后,发表了声明宣布之后不再由蒋家人担任总统职位。这一声明彻底断绝了蒋家后代继任台湾领导人的老路。

李登辉的出场

既然蒋家人都不适合当,那到底谁适合呢?其实有国民党元老建议过其弟弟蒋纬国和继母宋美龄作为备选人选,但一来蒋经国一直质疑弟弟纬国的真实身份,二来继母宋美龄是外戚,之前又与他有过夺权的过节,所以蒋经国都一一拒绝了,就在这时,李登辉出现在了他的视线。

李登辉的上位一来要“归功”于台湾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台湾的形势还是十分复杂的,在日本实施“皇民化”殖民政策的影响下,台湾人民被迫接受日本教育将近50年,大部分台湾人都不识中文,不会讲国语,只会说日语与闽南语。

在这种情形下,早年的国民党当局所用的各级干部与人才,大多为从大陆来台的党、政、军人员(即所谓的外省人)。台湾人民限于本身的学识、能力与条件,很难进入政府担任公职,随着本省人和外省人矛盾的日渐加深国民党当局不得不调整政策。

在蒋介石时期就开始大力推动教育普及和开展中国文化运动,于是属于本省的台湾人开始逐渐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到蒋经国主政的时候,他越发注重台湾“政治本土化”的问题。这也使得国民党内部的权力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李登辉就是受益的台湾本地人之一。

二来要“得益”于蒋经国对专业人才的看重。蒋经国为了加快台湾地区的改革,开始在台湾各地挖掘人才,为此他特别交代重庆时期就深受他信任与重用的心腹干将李焕,要把足以担当重任的本省精英与人才推荐给他,只要通过自己的面试,确定是可用之才,就可以平步青云、不次拔擢,担任要职,进入中央决策高层。

当时李登辉凭借自己留学日本和美国的农业博士身份先是进入了李焕的视线,后来蒋经国组阁的时候,李焕自然而然把李登辉推荐给了他。

蒋经国与李登辉见面后通过交谈发现他确实是个可用之才,在农业方面颇有见解,又是本土的台湾客家人,在台湾农业种树方面出了很大的力。蒋经国心里很满意,于是李登辉作为本省籍的农业专家进入了政界当了政务委员。

而李登辉在当上政务委员后便更加地伏低做小,对蒋经国和国民党内部的同僚十分谦逊恭敬,表现得几乎没有一点野心,在官场的大小场合,他从来不引人注目,每次开会都是埋头做事,蒋经国吩咐什么,他就做什么。

知道蒋经国反感台独言论,他就经常在省议会的报告中驳斥一些议员提出的台独理论,在发言中也明里暗里表示要坚持一个中国,中国从来没有摒弃过台湾,台湾也不能忘掉中国等。

这让蒋经国更加地器重他,即使得知他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的地下党组织,以及台湾其他政府人员质疑重重的情况下,蒋经国还是一路保驾护航,导致李登辉一路高升,年蒋经国正式就任台湾领导人后,李登辉就做了台北市市长。

年12月又调任台湾省主席。年被蒋经国钦定为副总统,接班基本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顺理成章接任台湾当局的最高位置。

但是事后李登辉的一系列动作彻底证明蒋经国看走了眼,尽管在李登辉身后安排了国民党亲信老臣作为制衡,但是李登辉上台后很快背离了蒋经国的路线,塌陷是通过一步步分化手段夺取了党内大权。

黄埔元老郝伯村被骗夺了军权,当了空有名义的国防部长,不到几年后就辞职隐退,国安局长宋心濂在温泉饭店离奇死亡,紧接着李登辉就在暗中慢慢扶持台独力量,在掌权时期六次修宪,通过了所谓的台独党纲。

在他的主导下,台湾意识形态和台独势力越发膨胀,即使在下台后也仍然不忘发表台独言论,公开媚日。不知道蒋经国若是泉下有知,看到一手扶植的李登辉的各种言行会作何感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y/2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