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4天收视破1,张嘉益演技精湛,央视这
谁是“年度剧王”?似乎越是临近年底,越多王炸剧展开竞争。 赵丽颖的《风吹半夏》以豆瓣8.2分收官,大女主闯剧闯出新路。 湖南卫视的《天下长河》连续领跑卫视第一,8.3分打破了近年历史剧的口碑天花板。 甜宠剧《卿卿日常》大热,95花全面登上舞台。 迷雾剧场《回来的女儿》开场就炸,梅婷演起坏人比当年的冯远征还狠。 但要说最有剧王气场的,还是央一的年度收官大剧,一部《县委大院》,看得观众意犹未尽。 又一部大剧刚登场,已经隐隐有年压轴“剧王”的气质。 不卖关子,央视一套黄金档的新剧—— 《破晓东方》。 原名,《战上海》。 改编自上海交大教授刘统的同名纪实文学。 原著于年12月出版,获得了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 虽然是纪实文学,但《战上海》却十分适合影视化,原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上海解放前后,我党如何克服政治、经济、社会改造等各个方面经历的困难,从各个层面打赢这场战役。 一个“战”字,可谓精到。 早在年,《战上海》的剧本就进入创作阶段,操刀的是《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导演是《大决战》导演高希希。 张嘉益饰演的陈毅市长,更是从定角开始就令观众充满期待。 有“纪实”保底,有实力派加持,有央视这个最佳播出平台,剧集从一开始,就是冲着年度王炸去的。 炸了吗?炸了。 首播当晚就收视破1,拿下央卫视收视第一,接下来连续三天稳居全国第一。 在口碑方面,网友也是一水的5星好评。 有人爱它抗战+谍战的味道,有人为老戏骨的演技倾倒,还有人看了制作就觉得过瘾、讲究。 那么,这部剧有没有可能超越《人世间》,成为今年口碑热度第一的“年度剧王”? 一口气刷完8集,是时候解开谜底了。 一、谍战、博弈、智斗,故事一开场,就牢牢抓住观众眼球 《破晓东方》原名是《战上海》,整个故事的大背景是年全国解放前夕。 但“战”上海的战,却不能简单理解为大战,而是包括各方力量对垒,国共智斗,民间暗流涌动等各个层面的战。 那到底如何“战”,才能在忠实呈现史实的基础上,把故事感拉满,让观众一开始就看进去,沉浸其中? 主创用了三招,直接把氛围感拉满。 第一招:博弈。 如何博弈?人心博弈。我们要救上海,国民党反动派却要疯狂杀人。 开场就是国民党“火烧进步人士”。 年解放上海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已成强弩之末,他们无力阻挡人民解放军的攻势,也无力压制上海内部逐渐沸腾的解放氛围,只有靠疯狂捕杀上海的地下党和进步人士“最后的疯狂”。 国民党上海警局行动队副队长潘立忍,将一位被捕的我党地下党员倒挂在楼顶,自己立于塔顶之上。 简单的3次对话,一桶汽油,一根点燃的火柴,就将国民党的穷凶极恶完美显现。 “还有谁?”“多的是”。 “你们猖狂不了几天了!” 潘立忍明白他吓不住我们的斗士,干脆举起一桶汽油,全部倒在了这位硬汉身上,然后慢悠悠点燃一根火柴,轻轻扔了下去。 大火在夜里瞬间点亮。但这样我们的战士、上海的人民就怕了吗? 只有黑暗会害怕光明,岂有光明惧怕黑暗的道理。 这场博弈,国民党彻底输了。 第二招:谍战。 黎明前夕,反动派从美国进口了先进的侦听设备,想要将潜伏的地下党一网打尽。 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白,也就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和保密局之间一场“生死时速”的对决,瞬间拍出了《悬崖之上》的质感。 年,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依靠美国提供的最新设备和技术,采用在上海分区停电的方法,已经基本锁定到李白秘密电台的位置。 12月30日凌晨,我方的潜伏特工“夜莺”乔装改扮进入夜色中的居民楼,为李白夫妇送来了一张珍贵的长江江防图,这是一份绝密军事情报,必须及时传出。 夜莺提醒他,周边现在还有侦测车,现在发很危险。李白表面上说,自己的发报机调过频率,敌人应该侦察不到。 实际上李白心里清楚,只要出现电波,自己便会暴露。送走了夜莺,李白马上开始发报。 接下来这段谍战戏,拍得观众心都快跳出来。 首先是警察局的巡逻车在空荡荡的街上转悠,接着果然发现了李白的信号,然后锁定胡同,进到小院里搜查。 但李白临危不乱,继续冷静发报,而保密局第一次闯进院子抓错了人,本打算悻悻而归。 无奈李白的太太一个不留神引起了敌人的怀疑,保密局第二次搜查小院,这才真正锁定位置。 而李白依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坚持发完电报。 因为他知道,这封电报如果今天发不出去,会有更多的同志牺牲,上海的解放也会延迟。 整场戏一波三折,每一处画面,配合音乐和剪辑,能把人的心提到嗓子眼。 而紧张到最后,是大义凛然。 发送完所有信息后,李白打出了了最后那句著名的话语,“永别了,永别了,亲爱的同志们!” 接着吃掉了写有信息的纸张,处理了电台,傲然而坐,等着敌人的到来。 和历史上一样,面对保密局的诱降,“你就不想看到上海明天的太阳?”“这个国家看到很重要,我看不看得到,没那么重要。” 这位坚定的战士相信,“天就要亮了。”即使自己即将坠入无尽长夜。 年5月7日,在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这场谍战,国民党再度败得体无完肤。 最后,是“救”“杀”。 临近上海解放,国民党在忙着干一件事:杀人。 而我党则在忙着干另一件事:救人。 剧中有场戏,是已经下野但仍掌握着实权的蒋介石,把毛人凤叫来家中,提到了两份名单。 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场打哑谜。 “一份名单上的人员,要全部带走。” 说到“另一份“,蒋介石的眼神闪烁了。 很明显,另一份名单上的人,不但要抓,要杀,而且要杀干净。 但毛人凤轻轻回应了一句:有些名单上的人,已经到“北边“去了。 曾经和毛泽东主席在年完成千古名对“窑洞对“的黄炎培先生,显然也在这两份名单中。但黄炎培先生也显然属于毛人凤口中完成脱身的部分。 黄炎培先生怎么营救出来的呢?上海地下党当然做了十分周全的营救方案。但成功的一大关键,还是找人假扮黄炎培,完成“偷天换日”。 可谁能和黄炎培眉目如此相似,达到鱼目混珠的效果?答案是黄先生的大儿子黄竞武。 在黄竞武精心配合下,全天候被监视的黄炎培,被神不知鬼不觉护送出沪,平安到达北平。 而留在上海的黄竞武不但没有接受“夜莺”的建议撤离,反倒不断给国民党难看。 年初,蒋介石眼看败亡在即,源源不断地将中央银行库存的金、银、美钞等财物偷运往台湾。 黄竞武响应我党的号召,想方设法破坏蒋介石的偷运活动。 蒋介石大光其火,指使特务将之逮捕。 据黄竞武的儿子黄孟复回忆,父亲是在年5月12日上午被国民党保密局的特务绑架走的,双眼被蒙上了布条,上了一辆警备车,之后再也没见过一面。 6月2日,人们在原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监狱的空地里挖出了13具五花大绑、头套蓝布的革命志士的遗体。其中就有黄竞武的遗体。 山河易势,一方在不断杀人,一方在不断地拯救人命,谁能赢得这场决战的胜利,还用说吗? 二、战与和,守与弃,电视剧以点到面,把一幅战上海的时局图都拍出来了 电视剧原著《战上海》之所以备受评论界认可,一大关键就在于其报告文学式的全景式的记录。 而改编后的电视剧虽然加强了电视剧的特质,但依然延续了原著对当时上海乃至整个解放战争时局呈现的宏阔。 第一层,就是拍出了战与和。 年,蒋介石因为三大战役完败而下野。 李宗仁在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支持下就任总统,但却只是个空架子。而老蒋这边,还在做梦守住上海,以此为基点利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再度图谋。 而在毛主席出现的几次剧情里,也对于国共和谈有明确的说明,要怎么谈,在什么条件下谈。 而李宗仁提出的是“划江而治”。 可笑的是,李宗仁这边组织了代表团在和周总理领导的代表团和谈,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方却已经沿着长江布防,准备垂死挣扎。 既然和平无法实现,那就只能宜将剩勇追穷寇。 这就引出第二层:攻与防。 剧集中国共渡江攻防的两场军事讨论,生动地说明了为什么国民党必败,而我党必胜。 一场是防守方。 国民党这边,蒋介石把兵权给了汤恩伯,但却对汤恩伯的长江布防计划严加审核。 汤恩伯有苦说不出,他深知这位校长最爱瞎指挥,打输了三大战役还不够,又来指挥自己守上海了。 被架在火上的汤恩伯,被蒋介石明示放弃长江全线布防,死守上海三个月以待反攻。 不懂兵事的正常人都晓得这是痴人说梦,长江防线固然难敌我解放军的兵锋,但固守上海一座孤城,如何能守住3个月? 明知这是标准的瞎指挥,他依然敢怒不敢言,不得不调整作战部署,坐等必然失败的命运。 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之后的面露难色,再到最后犹犹豫豫,在《幸福到万家》中演公公王友德的张喜前,只用几个表情已经演出了国军在上海的败局。 再看我党这边,陈毅和邓小平也在工作中产生了一定意见分歧。 两人受命完成渡江作战纲要,邓小平认为,纲要要从中央军委和总前指挥部的全局出发,要有核心和战略重点。 可陈老总认为没有战术就没有战略,连哪个团在哪个位置都标得清楚明白。 虽然两位老总一度产生了意见分歧,但两人很快就全局达成一致:邓小平重新起草了提纲挈领的纲要,陈毅完成的作为实施细发给部队。 而在渡江进攻上,两位老总还达成了共识:不能等全军渡江,战局瞬息万变,能先过则先过。 有了这样的齐心协力,有了如此既有实战指导性又有细节的渡江方案,才有了后来的百万雄师过大江。 不难看出,国军本就处于劣势,内部还在相互扯后腿,而我军则是形成合力,同声共气。 胜负其实早就定了。 第三个层面,就是打与留。 《破晓东方》有着许多宏大的战争戏。 有紧张万分的攻城戏。 一场敌人以坟墓为暗堡守城,我军奋起进攻的战斗戏,看得人热血沸腾。 有精心设计的两军对垒。也有真刀真枪的火力交锋。 但除了打,更要留。 为了保护上海这座都市不被战火摧毁,我军在进攻上海城区时明确要求,不得动用炮火。 这一下,无疑大大增加了攻城难度。 但就是在这样的困难下,我军依然一举攻下了上海城区。当我看到战士们冒死冲锋时,喊我们回家的时候,真的是让人瞬间破防。 就这样,步步惊心的战略部署、风起云涌的战场和惊现不断的敌后战线多线并进,整部剧的故事魅力,也就这样出来了。 但故事到这里,只是刚刚开始,正如陈毅自己说的,他想去上海,又怕去上海,“管理城市跟管理部队是两码事情,管理部队有二十多年的经验,没问题,可管理城市,一天的经验都没有,不晓得从哪里入手”。 实际上,陈老总面临的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成为执政党后,如何管理现代化大城市的考验。 更不用说,敌人数以万计的特工潜伏下来,还刻意放出了大量监狱里的穷凶极恶之徒,发钱发枪,肆意破坏,就要留给我们一个难以治理的烂摊子。 但大战已至,东方,就要破晓了。 三、张嘉益演陈毅演的大局,曹磊演活了李白,实力派演技太给劲了 作为重大革命题材剧,《破晓东方》在选角上是标准的强强组合,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齐聚一堂。 其中最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y/19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连续5年没被世卫邀请,台湾深夜哀嚎上观
- 下一篇文章: 述评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