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毒王坤沙,以毒建国第一人,16
北京知名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23162.html 年10月,当全体中国人欢庆新中国成立时,滇缅交界处的密林里,却正在上演一场血腥的厮杀。 16岁的金三角“毒王”坤沙,因为在押送毒品和枪支的途中被人半路抢劫,他设计了一场“鸿门宴”,宴请抢劫他的人全家,然后在宴会上微笑着杀了对方全家。 这一场杀戮过后,坤沙“铁血屠夫”的名声传遍金三角,他也带着这股杀气,不仅在金三角建立起自己的毒品王国,还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共和国”。 就是这样一位恶名昭著的大毒枭,最后却能得到善终,晚年在缅甸静静去世。 是他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吗? 一、16岁杀人全家的狠角色 出生在缅甸北部的坤沙,曾经长期以中国人自居,他曾说过,当年西方人是如何用毒品打开中国的大门,今天他就怎么还回去。 虽然这只是他的狡辩之词,但是坤沙的祖籍,确实是中国云南,只不过到坤沙出生的时候,他的祖父张纯武已经承袭了缅甸袭莱莫地区的土司了。 所以除了“坤沙”这个泰国名字,他还有一个“张奇夫”的中文名、一个叫“关约”的缅甸名字。 坤沙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当时部落之间仇杀严重,为了坤沙的安全,所以从十多岁起,坤沙就在祖父张纯武的安排下外出避祸。 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一部分残余兵力从中国西南撤入缅甸北部,在那里招兵买马,发展势力,坤沙也报名入伍。 国民党想在当地立住脚,肯定要拉拢当地的势力,而坤沙有掸族血统,再加上他头脑聪明,手段强硬,很快就获得了国民党残部“总指挥”李弥的赏识。 如今提起贩毒集团,大家都会想到“金三角”这个名称,这是指泰国、缅甸和老挝交界的地方。 这一地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对于罂粟的生长非常有利,所以自从年英国殖民者将罂粟引入之后,这里的农民就一直把种植罂粟当作主要的经济来源。 坤沙加入国民党残部后,在李弥的委派下,他成立了一支“掸族别动队”,在缅甸种植罂粟为李弥创收。 那时的坤沙虽然只有16岁,为人却非常隐忍有心计,也非常心狠手辣。 有一次,他带队给李弥押送枪支和鸦片的途中,被当地的一股势力半路抢劫,猝不及防之下,坤沙押运的东西被抢了不少,队伍也损失惨重。 坤沙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在事后宴请对方全家,做出一副胆小求和的样子。 然而这不过是坤沙的阴谋,他早就安排好埋伏,在宴席上突然发难,微笑着将对方全家斩尽杀绝,连小孩子都没有放过。 从那以后,他也有了一个叫人闻风丧胆的外号:铁血屠夫。 当然,在帮李弥种植罂粟的时候,坤沙也从李弥那里学到了不少军事方面的东西,这些为他以后的“毒王”生涯奠定了基础。 中缅两国建交之后,对于仍然残留在缅甸境内的国民党残部,中国不能容忍,提出剿灭。缅甸政府也对境内的这股势力非常头疼。 于是,缅甸一方面积极做军事准备,一方面向联合国提出申请,准备武装剿灭这股势力。 年,联合国作出决议,认为仍留在缅甸的李弥一部是“非法武装”,要求他们解除武装,撤回台湾。 国民党部分势力妥协了,很快就撤出了金三角。 虽然失去了国民党靠山,但20岁的坤沙却在几年之间,聚起了一支大约人的“自卫队”。 如此规模的队伍,缅甸政府也无法忽视。他们在对付国民党余孽的时候,有意拉拢坤沙,不仅承认他的“自卫队”,还给他们派发武器,并派军官帮他们训练队伍。 谁知这样的行为却养虎为患,打着政府招牌的坤沙,堂而皇之地扫荡了“金三角”的贩毒武装,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金三角”地区最大的贩毒集团之一。 此时的坤沙已成气候,他的势力,已经渗透到泰国和老挝了。 年,坤沙集团转运一批16吨的毒品时,国民党残余势力派出千人队伍,试图半路抢劫。 双方在泰国和缅甸边界地区发生激烈枪战,甚至于坤沙有勾结的老挝陆军司令也掺了一脚,派出飞机轰炸战区。 由此可见当时坤沙集团的势力有多么猖獗了。 二、建立“掸邦共和国” 坤沙实力越强,越让缅甸政府坐立难安。 年10月,坤沙名义上的上司,缅甸东北军区司令给坤沙发报,让他去司令部驻地参加一个军事会议。 当时任命坤沙的司令已经调离,给坤沙发电报的是新上任的丹定上校,他是想借此擒拿坤沙。 坤沙不知是计,还对于司令部邀请他参加军事会议有点受宠若惊,接到电报后一刻也没耽误,谁知道了司令部的驻地,就被抓入狱。 丹定上校虽然设计擒拿了坤沙,也派兵扫荡了坤沙的自卫队,但是坤沙的参谋长张清泉却率领一部分残兵逃入山林。 因为张清泉带人脱逃,缅甸政府投鼠忌器,将坤沙监禁,一直没有杀他,这就给了坤沙东山再起的机会。 张清泉原本是李弥手下的一名上校,后来跟随坤沙,对坤沙死心塌地,他逃出之后,就立即策划救出坤沙。 张清泉是个有谋划的人,当初离开国民党残部时,他就因为鄙视罗兴汉集团搞毒品,弄得臭名昭著,所以他选择投靠有政府认可的坤沙。 如今坤沙锒铛入狱,“自卫队”也被政府军打散,这个招牌在当地已经没有号召力了,所以,他提出了“掸邦独立”的口号。 此外,他还联系了仍盘踞在泰缅边境的国民党残部,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国民党这边派出了多人的队伍,加入张清泉带领的坤沙残部,成立了一支“掸邦联合军”。 因为“掸邦独立”这个口号的欺骗性,张清泉他们获得了难得的发展空间,经过三年多的经营,“掸邦联合军”终于站稳了脚跟。 势力发展起来后,张清泉便开始策划营救坤沙的行动。 年,张清泉指使手下的势力,伪装成缅甸国防军,在缅甸东枝市的街头,绑架了两名苏联医生,想以此作为人质,向缅甸政府交换坤沙。 此举激怒了缅甸政府,由此引发了政府军和“掸邦联合军”的交锋,最后是泰国出面调节,联合军首先释放人质,而后缅甸政府在国际压力下,也将坤沙释放出狱。 出狱后的坤沙在仰光过了一年多后,于年再次逃入缅甸丛林,回到掸邦这块自己的地盘后,立即重新着手发展他的“毒品王国”。 此时,盘踞在“金三角”的另一贩毒团伙罗兴汉集团,在多国的联合打击下已经土崩瓦解,坤沙便趁机接管了罗兴汉的地盘。 当时,坤沙手下制毒工厂生产的海洛因,产量是世界第一,“金三角”地区70%的鸦片产量,也被牢牢地握在坤沙手中。 为了贩毒,坤沙还建立了一支有多人组成的武装护送队,凭借着这些实力,成了当时“金三角”的霸主。 占的地盘多了,坤沙的野心开始膨胀,年12月14日,坤沙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自封为该国的“总统”。 为了宣示主权,坤沙还大张旗鼓地搞了一个“开国庆典”,请了几十名外国记者参加。 庆典上,他还煞有介事地搞了个武装演习,弄了数十辆载着地空导弹的卡车驶过现场,看的记者目瞪口呆。 成立了“掸邦共和国”之后,坤沙便开始在“首都”兴建办公楼、学校、医院等设施,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有着宏图远志的坤沙,却没有想到他“建国”的壮举彻底激怒了缅甸政府,这直接导致了他的“王国”破灭。 三、投降政府后得善终 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坐视国内出现一个“国中之国”,而且此时的缅甸政府,已经肃清了国内很多反对势力,是时候收拾坤沙集团了。 而且由于贩毒集团的猖獗,国际上对于毒品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美国政府就要求缅甸政府,加大禁毒力度,否则,就不再向缅甸提供经济援助。 于是在年1月,缅甸政府组织了一万多名军警,在直升机和重型武器的掩护下,向坤沙的总部,还有其他反政府的少数民族控制的地区发起攻击。 为了逐步解决境内的毒品集团,缅甸军方对坤沙采取“围而不歼”的策略,先集中精力,消灭了境内其他反政府的少数民族武装集团。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缅甸境内14支不受政府控制的武装集团与政府达成和谈,缅甸境内鸦片种植面积也逐步减少。 此时坤沙集团,仍然负隅顽抗,并用“掸邦”的名义在国际上大打感情牌,试图挣扎出一线生机。 和坤沙有利益相关的泰国给坤沙提供了支持,在他的武装势力被清缴的时候,给坤沙提供了庇护所。 年3月20日,坤沙集团武装一路被缅军追打到泰国,缅甸向泰国提出引渡要求时,却被泰国拒绝了。 在这场战斗中,坤沙一改自己之前营造的形象,大肆屠杀无辜,一时之间恶名昭著。 虽然没有抓到坤沙本人,但是缅甸政府随后加大了对坤沙在缅甸境内残余势力的清缴,而且在国际压力下,坤沙的党羽也被泰国警方逮捕。 为了消灭坤沙集团,缅甸政府采取了分化瓦解的办法,许多之前和坤沙守望相助的武装势力,也被政府拉拢过去,成为袭击坤沙的有生力量。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坤沙在“金三角”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许多“后起之秀”试图取代他的位置,各种针对他的暗杀活动层出不穷。 年底的一次暗杀中,坤沙就差点被对方得手,此时他已经不是那个十几岁的愣头青了,直面死亡让他心惊胆战。 眼见大势已去,坤沙又出来现身说法,表示自己想和平退休,年11月,他借着香港电视台记者采访的机会,向缅甸政府提出了三点和谈要求。 要求很简单:合理、有人情、生活有着落。 坤沙同时还为自己叫屈,说自己不仅不是“毒枭”,相反还在自己控制的地区内禁毒,“只是抽了一些税而已”。 为了获取认可和同情,坤沙还以自己“华裔”的身份说话,说当年西方人怎么用毒品打开中国的大门,他就怎么还回去。 不管说出去的话有多虚假,坤沙最终还是成功地向缅甸政府投降了。 年1月18日,坤沙在自己霍孟总部,与缅甸民族事务部长貌丁友好握手,电视画面一经播出,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坤沙的投降,也获得了缅甸政府的庇护,美国得知坤沙投降的消息后,立即开出万美元的悬赏,想要逮捕坤沙。 同时,美国也向缅甸政府提出要求,要他们交出坤沙,但却被缅甸政府拒绝了。 政府给出的理由是坤沙武装的投诚工作没有彻底完成,但是坤沙无疑得到了缅甸当局的“保护”。 随后,坤沙搬到了首都仰光(5年缅甸首都迁到内比都)的一幢湖边别墅,在这里静静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7年10月26日,74岁的坤沙在寓所去世,这位纵横“金三角”的大毒枭,在去世之后,又给后人留下了关于他死亡的种种猜想。 结语 坤沙集团虽然覆灭,但是制毒贩毒却依然在“金三角”地区泛滥,新的头目取代了坤沙,依然向全世界输送大量毒品,而且这些新的头目,依然拥有合法的身份。 年,美国宣布,把缅甸等6个国家列入肃毒不利的国家,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拒绝向他们提供经济援助。 然而讽刺的是,缅甸境内新的贩毒头目,还曾经化名接待过美国众议院、禁毒委员会查理·伦格尔亲自率领的国会代表团。 参考资料 1.林锡星.缅甸大毒枭──坤沙[J].东南亚研究,(02):53-56.DOI:10./j.cnki.sas..02.. 2.杨静,杜宇.坤沙毒品王国的覆灭[J].人民公安,(04):47-48.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19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金三角如何成为毒品天堂现今红灯区和赌博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