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综艺也加入偶练市场,声林之王上演
制造偶像是门好生意。 今年的综艺领域,继内地推出《偶像练习生》、《创造》,香港推出《全民造星》后,台湾似乎在这场强调练习生制度的新星选拔上有些缺位。 近日号称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的实境选秀综艺《声林之王2》迎来首播。节目由东森集团创办人王令麟,王牌制作人王伟忠、詹仁雄共同打造,邀请萧敬腾、林宥嘉担任常驻导师,让50余家经纪公司练习生代表及素人选手带着动、植物面具进行演唱,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概念建立赛制逻辑,挑选新人偶像。 若从华语选秀节目的历史来看,也许台湾的选秀节目要比大陆的选秀节目来得更早一些。在那个还没有《中国好声音》、《偶像练习生》的年代,台湾的综艺史上就已经迎来了如《超级星光大道》和《超级偶像》这些歌唱选秀节目。当然,这还不包括台湾早期的歌唱比赛节目《五灯奖》。 在台湾的选秀节目基本缺席的这几年,把《声林之王》视为今年台湾的一档大型综艺并不为过。 去年《声林之王1》开播,填补了台湾综艺市场长时间以来选秀综艺的空缺,强大的阵容也让这档节目更加受人期待,选秀出身且实力不凡的林宥嘉和萧敬腾坐上导师位置也增加了观众对这档节目的期待。 今年《声林之王》第二季开播,节目逻辑没有大的变动,林宥嘉和萧敬腾也仍然作为常驻导师出席,但经过两季的观察,冷眼君觉得当年令人感到惊艳的设置反而损伤了合理性,更像是为了打造与众不同的节目模式而存在。 《声林之王》有点儿像《蒙面唱将》和《中国好声音》的合体,原因在于所有选手最初登上舞台时都是蒙面的。 除了蒙面之外,选手们还将有相对应的动物角色或植物角色,来呼应《声林之王》的主题。 《声林之王》第一季播出时着重提到了目前台湾地区的练习生制度,表示很多经纪公司都在选拔和培训练习生,为此《声林之王》也找到了很多唱跳俱佳的人。 但《声林之王》的选拔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练习生,还有许多素人以及完全不在练习生制度系统中的人。并且节目也并没有解释清楚,这些台湾系统中的练习生将会有怎样的发展。 在《创造》、《偶像练习生》出现之前,中国虽然有一大批练习生,但练习生市场并不成熟,然而这些练习生养成综艺的制作动机仍然在合理范围内。因为有《Produce》原版的支撑,观众对韩国的练习生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类似模式节目也不需要过多的介绍。 《声林之王》并没有原版的支撑,台湾的练习生制度也刚刚起步,观众对背景知识是完全不了解的。 在这种前提下,《声林之王》必须交代清楚,选择这些选手的评判标准是什么,选手来参加这档节目的主要诉求是什么,以及后续的发展路线是什么。 当越来越多台湾电视人被吸引到内地作综艺,为大陆综艺节目提供不同的创作思路的同时,也造成了台湾市场的人才缺失,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台湾综艺节目的形式创新和制作活力。 宽松的政策环境,尺度受限少的台湾综艺曾经是不少大陆观众心中的“白月光”。 不过,正如老牌综艺人吴宗宪所说,台综制作经费少、创新难度大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相比较之下,大陆的综艺市场却日渐繁荣,不仅有各大卫视和制作公司不断发掘、创新节目形式,网综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内地综艺市场的活力。 而这次,在内地观众看来创新有限的《声林之王2》却在台湾热播,或许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在台湾综艺选秀市场久旱之后,两地综艺节目的地位已经完全改变了,快速发展的大陆综艺已经开始反哺台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xs/18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注意中山市年初中地理生物学学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