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动态台湾顶级中学教师分享3招教
作者:段心仪 国学范围浩瀚无边,但学生时间有限,他们应该学能够影响一生,成为其生命价值支撑的东西。在学生十几岁这一段最宝贵的黄金年龄,我们该教给他们什么呢? 当前学生非常个性化,好的东西在他们的年纪未必有意愿去理解。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前秘书长杨度曾经说过,提起传统文化他也会感到心虚,“因为自己成长的经验显示,当年列为联考必考内容的基本教材,着实令我反感,到了现在才知道到底有多重要”。 因此,如此宝贵的经典资源绝对不能浪费,要教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就算不能感同身受,也希望能够尽量贴近。如何才能做到呢? 1文化经典课程设计要有学生意识 换言之,就是要“因材施教”,我认为这是最正确的教学方式。翻遍世界上各种最新的教育理论,最好的教学方法,在里面都可以看到这四个字的影子。我们在教学时,第一个要想到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 台湾屏东有一位老师这样介绍孔子:单亲家庭、没落贵族、忍受误解、力争上游,以孔子孤苦的少年时代赢得这些偏乡弱势学生的认同。我任教的学生都来自台湾数一数二的学校。这些孩子是人生胜利族,你跟他谈孔子的少年时代,坎坷的生涯,他心中就会想“这样的人有什么好学习的”。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的教学方式跟诠释文本的方向就会不同。经典诠释可以有很多方法,但要分析什么才是我们的孩子想要的,要了解分析我们的孩子。教无定法,除了因材施教,没有一种方法是所有人都适用的。 在教这些孩子时,我们可能会通过文学,比如用中外古今的文学跟经典相结合,也可能会通过史学,我们会把史记等拿来,从中找到现代教学所需要的资料,我们就会觉得面对这种孩子,生命挫折不会是他们目前思考的主流,他还没有碰到挫折。 讲孔子,要从孔门弟子切入。孔子虽然布衣终老,但在春秋时代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每一个学生都是出色的人才,在各个国家展现才华。当这样讲时,这些孩子们对孔子会做另外的评价。 另外,我们还注重将经典跟生活深度结合。比如,在教材里会提到孔子对于盲人的礼遇。有弟子问需要给一个盲人乐师讲得这么细致吗?孔子说需要。 台湾有很多生活须知,比如告诉你面对一个视力有障碍的人应该怎样照顾他,这其实就是《论语》中孔子对待乐师的方式。这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论语》只是用了古老的语言在诠释,我们只要细细品位,会看到《论语》跟我们的生命全部能够结合起来。在教学时,我们会尽量带给学生多一些的体会和认知,尽量做到一个老师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 2文化经典课程设计要有现代思维文化经典是有绵延至今的生命力的,要在现代性的转化中让这种生命力解放出来。 例如,可以将孔子的教学过程与当前最昂贵的EMBA课程做一对比,发掘其与现代相契合的思路和方法。孔子教学有两大原则:“有教无类”造就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我国学术思想最多元灿烂的时期;“因材施教”成就其学生的杰出,至今仍为有效教育的不二法门。 但“因材施教”只是一个原则,它的功效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需要一套完整的教学历程。孔子当年实施的教学历程与今日最热门的EMBA课程居然不谋而合。 年度最新全球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排行榜,由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Kellogg)管理学院合办的EMBA课程及“伦敦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合办的EMBA课程,均以国际化课程占优而跻身全球前三名。 它们的学费一年超过十二万美金,课程结构独特,学习跨越多个地域,首重扩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在实业界的实践能力。国际研讨会多安排于南非、俄罗斯、中国及巴西等地举行,学员可从中得到世界各地一手的经营知识,建立更广的人脉网络。课程亦会提供就业工作坊,让学员有机会筹谋更好的前程。 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在教学历程中又做了些什么呢?鲁定公十三年春天,孔子与一些愿意跟随的弟子,离开鲁国,展开长达十四年的旅程。曾到过卫国、匡、蒲两地、曹国、宋国、陈国、楚国。哀公十一年,六十八岁的孔子终于又回到鲁国。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细致分析及与当前最热门的EMBA课程的对比,发现两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共性,孔子的教学实质上可谓是两千多年前的EMBA课程。 3文化经典课程设计要开展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是文化经典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经典文本中又很多重要的概念,但其阐释散布于文本的各处。把相关描述统整在一起进行教学,会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比如“君子”这一词汇在《论语》中是一个重要的观念,提及不下百余次,并赋予它相对特殊的意义。《论语》中百余则的章句,勾勒出非常鲜明的“君子”面貌:君子的操守、言行、待人接物、气象,君子如何处理公私之间的分际,如何面对生命中重大的挫败以及什么是君子的终极价值观等等。这样的内容很适合运用主题式教学的方式。 主题式教学要掌握“常”与“变”的原则,“常”是文字逻辑之所当然,“变”则是指个人情思独到之处。比如,《论语》中的“常”可以解读为其中明确清晰的核心理念;“变”则是保留了因时制宜的弹性调整空间。 《论语》中的恶很多概念都并非单一面向,往往是“常”中有“变”,极大丰富了经典内涵,也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君子”等重要观念的讲解阐发上,既要准确阐释概念的基本要义,同时也要懂得其灵活变通之处,发现其多元面貌。 在主题式教学的设计上,可以分为基础—进阶—延伸三个层面,在基础阶段,以一个课时来规划,主要呈现“常”的一面,建立君子清晰的形象,鼓励学生以之为生命坐标。在进阶阶段,要揭示出君子在各种具体情形下的因时制宜的“变”。在延伸阶段,借助经史拓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深刻的思想体系。 作者:段心仪(台北市第一女子高级中学) 来源:《海淀教育》 商务合作请联系刘老师: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比较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ly/10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冯仑真实的台湾,很中国,很现代
- 下一篇文章: 台灣獨特的宴席文化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