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丨看其他剧要钱,看台湾剧要命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作者:苓与 本文来源于上流UpFlow(ID:heyupflow) ▼ 知乎上有一个「你看过最长的电视剧」的讨论 有人讲到《乡村爱情故事》 有人讲到《妻子的诱惑》 有人讲到《老友记》 还有人讲到《幻城》(???) 看帖子的时候,只想问一句: 90后们,你们还记得被大型家庭狗血伦理剧 《意难忘》支配的恐惧吗? /《意难忘》剧照/ /图片来源:豆瓣/ 不管是寒假回家还是暑假回家 奶奶姥姥妈妈阿姨永远在死守中央8套《意难忘》 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而且不止自己看 还得拉着你讲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缠绕的剧情 /图片来源:微博/ 好不容易开学了,等过完一个学期再回家 「亲,您的《再续意难忘》已上线」 得,还没剧终 感觉追完这部剧,大学都毕业了 ▼ /台湾这些本土剧也太长长长了吧/ 提到台剧,可能多数90后想到的是 《流星花园》《下一站幸福》 《我可能不会爱你》等台湾偶像剧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类型也是台剧扛把子 ——台湾本土剧,又称「乡土剧」 听过「八点档」这个说法吗? 这指的是黄金节目时段 同时也是一系列「洒狗血」 「赚热泪」电视剧集的代名词 而这个说法最初就是来源于台湾本土剧: 不同于偶像剧的霸道总裁和玛丽苏 本土剧的特点在于接地气,偏向于家长里短 此外,本土剧还有个最大的特征 那就是长长长长长! 年5月,《意难忘》登陆台湾民视 从此开启霸屏时代 每天一集,播了集 好不容易年台湾终于播完了 年,《意难忘》又引入了央视 这一播又是多集 在当年创下央视引进剧最长纪录 /图片来源:微博/ 重点是,这可不是孤例,在台湾 动辄几百集是本土剧对观众最起码的尊重 也因此又称「长寿剧」 它们的口号大概是没有最长,只有更长: 《再见阿郎》集 从年11月11日播到年4月26日 一部剧播了大半年! 后来两岸合拍《又见阿郎》,又是50集 《娘家》集,《夜市人生》集 《爱》集,《天下父母心》集 《飞龙在天》集,《光阴的故事》集…… ▼ /动辄几百集的本土剧是怎么拍出来的?/ 「怎么拍才能拍到这么长长长?」 在使剧情复杂化的路上 本土剧可是有着独门绝技: ▽ 本土剧十大卖点: 一各种意外,二身世之谜,三婚礼,四选举,五绝症、发疯,六变脸,七流产,八失忆,九商业斗争、黑道火拼,十强暴。 —— 某沉迷于本土剧的大陆网友▽ 台湾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也做过总结: 本土剧剧情三宝:车祸、乱伦、治不好 本土剧斗争三宝:黑道、企业、家不好 本土剧收视三宝:火灾、巴掌、浸水好 /图片来源:《大学生了没》/ 台湾本土剧的播出和制作方式和大陆剧不一样 大陆剧是整部剧都拍完了,电视台才买电视剧播出 本土剧采取边拍边播的方式 当天写剧本,当天拍摄剪辑,明日播出 昨天剧组拍到哪里,今天晚上播到哪里 因此可以根据收视情况,随时调整剧本方案 /图片来源:微博/ 《意难忘》的导演王为曾经介绍 长剧通常都是明天的戏今天写 每天晚上电视剧播出后,根据收视率和观众的反应 来写明天的剧本,来迎合观众的口味 这样一来观众反应往往能改变剧情的走向 甚至有时成为剧情发展的主导因素 为了抓住观众的兴趣,边播边拍的机制 常常会加入一些时事新闻作故事背景,更加抓住观众 比如《夜市人生》中抢碘片的剧情 就是结合当时日本福岛核泄漏后 日本及周边地区哄抢碘的新闻背景 观众喜欢哪位演员,就用哪位演员 《意难忘》中雪莲扮演者韩瑜因档期问题离开 于是被安排坠崖身亡,但观众很喜欢她 纷纷要求她「起死回生」,于是为了留住观众 韩瑜新戏结束后又扮演了另一角色「复活」 /韩瑜,《意难忘》扮演雪莲 备受观众喜爱/ 但有时候过度迎合观众,也会变成一场闹剧 《夜市人生》中离谱撞车剧情播出后 网友疯狂讨论,导致后面的剧情越来越「无厘头」 为了对抗《天下父母心》韩瑜变脸后复仇的收视率 《夜市人生》更加重口味——「火烤美凤」 /《夜市人生》「火烤美凤」/ 同时,收视率一旦叫好 电视剧必定会被延长,剧情必定会被注水加戏 「民视」为了稳住观众不换台 把原来播出一个小时的八点档 延长到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 在八点档结束之后,观众也接不上其他频道的节目 只能继续收看「民视」下一时段的节目 收视率竞争的结果 再多辛辣雷人的剧情,都不足为怪 但是经过这么折腾下来 前后剧情矛盾,逻辑不通 导致整部剧虎头蛇尾,而剧集太长 也常常让观众看着看着就忘了前情 ▽ 有新闻报道这样吐槽疯狂加戏的本土剧: 常识错误,乡土剧变身科幻剧 毁容变脸,只因演员档期不对 结六次婚,唯一不变结不成婚 死而复生,离奇事件循环上演 关系混乱,身世关系永远是谜 ▼ /这么多槽点,为啥还爱看本土剧?/ 尽管槽点多多,但在一段时间内 本土剧可是收视率的保障 创下了不少台湾电视史上的收视奇迹 《飞龙在天》一连播出79天都是全省第一 并且打败同时段15档连续剧 历时七个月一共播出集 创下了共计天全台湾省收视第一的好成绩 后来还被厦门卫视引进播出 最经典的《意难忘》 创下台湾八点档史上最长寿本土剧记录 一集一个半小时,一共有集 在台湾地区播出天 其中天摘得收视冠军,最高收视达10.59% 这部剧后来不仅引进大陆 还卖到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 在央视8套播出时,也创下同时段的收视神话 /台湾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 所以说,为什么槽点那么多 还是爱看台湾本土剧? 提到这儿,就不得不说说台湾电视剧的发展了 上世纪80年代,本土剧还没开始流行 台湾电视剧多以琼瑶言情剧和武侠剧为主 90年代,台湾电视产业结构转型 大陆剧、日剧、韩剧陆续引进 与台湾本土的电视剧,竞相争夺电视剧市场 为了抢占收视人群,台湾电视剧开始本土化策略 主要以国语和闽南语对白为主,剧情通俗化、平民化 年「民视」八点档连续剧《春天后母心》一炮走红 「民视」等电视台开始以本土化为核心 制作了许多反映台湾本土特色的电视连续剧 这样的策略自然吸引了很多本土观众 尤其是闽南语对白,十分抓住中老年收视人群 同时还融入非常多日常俗语俚语: 「宠儿不孝,宠猪举灶。」(夜市人生》) 「嫁鸡随鸡飞,嫁狗随狗走,嫁乞丐背茭荐斗。」(《夜市人生》) 「尿尿淹大水,放屁作风台,人呆看面就栽(知道)。」(《意难忘》) 「坏瓜多籽,坏人多话。」(《意难忘》) 但可别以为只有中老年婆婆妈妈 闲来无事才死守本土剧 其实,年轻一代更是忠实粉丝 甚至包括大陆的年轻人 /万物皆CP 图片来源:微博/ /图片来源:微博/ 更重要的是,本土剧细致刻画 几个家族的兴衰起伏、几代人的悲欢离合 就是一部成长史,观众往往能在本土剧中 找到自己的时代与情怀: /图片来源:知乎/ 像《光阴的故事》 讲七八十年代台湾眷村两代人的故事 很贴近现实,又寄托了一个时代的回忆 /《光阴的故事》/ 《意难忘》几百集下来 也在讲主角「爱拼才会赢」的故事 其中励志的精神 也是经历动荡不安的台湾人的真实写照 这些早期的热门剧,如《飞龙在天》 片头曲一出来估计每个台湾人都会哼 ▼ 近些年电视台式微 互联网崛起也摊薄了电视台的利润 久而久之,本土剧拍摄越来越低成本 也引发越来越多的吐槽 即使如此,仍有不少好剧出现 比如《花甲男孩转大人》等 其实,比起来狗血与槽点 本土剧讲的是剧中的人生百态 同时更藏着当下的台湾情怀与风味 [1]李献文.试论台湾电视剧的通俗化走向[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03):23-26 [2]姚春霞.台湾台语乡土剧的特征与影响分析--以“民视”八点档《意难忘》、《夜市人生》为例[D].福建省师范大, [3]苏常.从政治到商业:台湾电视剧发展四十年[J].东南传播,(07):35-37 [4]阮凡.方言影视剧“走红”现象研究--以闽南语电视剧《意难忘》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 [5]台海网.剧情荒诞台湾乡土剧“累死人不偿命”.-02-04 [6]海峡消费报.台湾乡土剧隔海走红.-05-13 [7]卢晓云赵兰.超长电视剧的特征与制播策略[J].现代视听,(06):23-26 ▼ 「雨女无瓜」是什么梗? 打码诱惑:高糊表情包更吸引人! 「迷惑行为」成了网友的快乐源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ls/16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建筑通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长知识,太
- 下一篇文章: 台湾坠机21人亡含31名大陆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