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大厨穿越古代小丫头
白癜风专科 http://pf.39.net/bdfyy/ ↓点击书名,先睹为快 《穿越之食全酒美》 文丨小缕儿 美食大厨穿越古代小丫头——有个神秘的爹下落不明的娘亲性格迥异的竹马兄弟藏在温馨美食下的汹涌暗潮素素表示:她只想安安稳稳的做菜过小日子,可是为什么不让人如愿呢?PS:主角有系统只能换食材。————问男主的小可爱只能透露是1v1双向奔赴~甜甜的美食怎么能不配一个甜甜的恋爱下饭呢~
我要试读 汴州城倚着汴河而建,汴河如一弯新月,怀抱着汴州城,滋润了一方百姓。兼之汴州城四季分明,风调雨顺,造就了汴州城曾经是四朝旧都的辉煌。只是时过境迁,如今大梁以旧时朗州为都,并更名为京都。然而汴州城与京都一衣带水,兼之汴州城的繁华底蕴,依旧是长盛不衰,繁华非凡。初春三月,汴州城已经开始暖和起来了,连东城门口的桃花也开得极其粉嫩。都说是东贵西贱,汴州城东的东门口连通一条长长的巷子,是从京城来的贵人们进出汴州城的必经之地,从来都是热闹非凡。东城区的富人多,小摊贩也愿意来此地叫卖货物。“哎,大家来瞧一瞧啊,秘制的蛋炒饭!现炒现卖哟!快来尝一尝!保证没吃过!只要十二文钱一碗哟!”清脆的声音从人群里响起,仔细一看,却是一个约莫十岁的小伙儿,虽然打扮朴素,身材矮小,却唇红齿白,端的是好样貌。只是面前却有一个和身材极不相符的大锅子,还有几只大碗,里面是各色的食材,有鲜嫩的青菜,个头均匀的鸡蛋,还有红红的一条猪肉。“哎呦,这儿怎么多了个小摊子?卖的是啥?”“没听人说是蛋炒饭么?”“蛋炒饭有啥好吃的,还不是那样?我家婆娘也会做。”“就是,会个蛋炒饭也来摆摊,也银钱也忒好赚了。还卖十二文钱!十二文钱够去小酒楼点一个菜了!”“......”众人议论纷纷,倒是极为热闹。只是这蛋炒饭实在是太家常了些,虽然围看的人不少,却没人肯买。“呀,这不是薛小哥么,怎么在这儿做起了蛋炒饭?你爹爹呢?又去买醉了?”一位看着面目和善的妇人似乎是认得了摆摊的小商贩,忽然惊叫道。“哟,还真是,小哥今儿细细的打扮了,险些认不出来了,倒是真真的白净。”人群中又有人接话道。薛素听得此话,抬头看去,那位妇人梳着光滑的扁髻,只单单插着一支银簪子,带了一小朵粉色的月季,正是她的房东,胡大娘。这一带的人,认得薛素和她爹爹薛又戈的人还真不少。薛又戈不知何年来到这汴州城,只在东城边上的永安巷里租赁了一个小院儿,房东正是这位薛大娘。薛又戈是位胡子拉碴的中年人,不好好找了正经的差事干活,只日日在酒馆买醉。只是可怜了一个小娃娃薛素,年纪虽小,却是十分懂事,平素间照看着爹爹。好在薛又戈平日里也为人写些书信,虽然书写的极好,不过收入极少,勉强能过活。薛素小小年纪便做些杂活,替爹爹付酒钱。今日却是想起来在此地摆摊了。“众位街坊邻居,今儿我就先炒一些分给大伙儿吃,若是觉得好,您再买。”小孩儿的清脆声音响起,立马就让闹哄哄的众人停了下来。众人都望着薛素。只见薛素麻利的拿过猪肉,“噔噔噔”的将肉切成了细丁,只见那猪肉糜切的细细,却丝毫不费力,众人不禁叫好:“薛小哥好刀工!”有了众人的叫好,小摊子周围陆陆续续的便多了好些人围看。薛素并不着急,再把洗干净的青菜和萝卜也剁成细末,再麻利的打了五个蛋,用长筷子打散放在一边。然后才转身,掀开身后的一个小缸。却是一小缸的米饭。不过这米饭甚是香,还冒着热腾腾的的气儿,众人定睛一看,才发觉缸下还埋了好些炭火,正阴燃着。“小哥,你这米饭怎的如此香?是下头加了炭火么?”人群里有人发问。薛素笑笑,心里微微嘀咕。这米饭是自个儿系统里出产的好米,是极为松软的,又用了果木炭烘了一个多时辰,米饭更加干松,香气自然出来了,能和这儿平日里吃的米一样么?不过面上却不显,只是笑道:“这是我们薛家祖上传下来的的煮饭的法子,不能告知,还请众人担待些。”听了这话,众人也就不问了。这年头三百六十行,都有自个儿的秘方,讲究传承,众人也不见怪。薛素在锅下引燃了炭火,待锅子烧热,舀了一勺油下去,再加了一勺盐,将其搅拌均匀。再把切好的猪肉丁儿放入锅内,略略翻炒几下,旋即快速的换了个大勺舀了一勺打散的蛋汁往米饭上一浇,马上和了一些米饭拌匀,再一块儿舀出来,放在锅内。只听得“滋啦”一声响,蛋和米饭还有油的香气便四散开,薛素立马端起锅子翻炒,那与薛素的小身材极为不符的大锅子被薛溯颠的颇有模样,只是额头上却渐渐冒出汗来。翻炒了几下,薛素便把青菜碎末倒入锅内,只翻了一下,就将锅内的蛋炒饭倒入早已准备好的盘内。只见一大盘金黄色的蛋炒饭稳稳当当的盛在盘子里,闪着光泽,米饭粒粒分开,全都被一层金黄色的蛋汁包裹,毫无遗漏。金黄色之间还有些许红红的萝卜丁绿绿的青菜点缀,煞是好看。更兼的那香气逼人,引得周围人一阵吸口水的声音。薛素转头,看了看自己的锅内,没有留下半点杂物,才微微喘了一口气,抹了抹汗。“请大家尝尝。”薛素咧开嘴,伸手拿了好些碗,将一大盘的蛋炒饭分了好多分,递给众人。周围的人争先恐后的抢着拿碗,场面甚是火爆。先得的人避开人群,坐在一边尝了起来。猛一入口,就觉得蛋香扑鼻,没有平日里的蛋腥味儿,再嚼了一下,更觉得米饭外面的一层蛋皮微咸,内里米饭干香有嚼劲,配合着简直就是人间美味;更兼米饭里头的猪肉鲜香,青菜脆爽多汁,萝卜清甜,混合在一起真是让人吃了一口又一口,不想放下碗筷。每份碗里头的蛋炒饭也仅仅只有几口,众人还没尝个够,就已经见底,自然不满:“小哥!我要一份蛋炒饭!你这蛋炒饭真是忒好吃了!”薛素眨眨眼睛,笑道:“好的,大叔您稍等。”众人听得这话,才从美味里回过神来:“哎哎,薛小哥!我也要再来一份!”“还有我!”“我也要!”“......”果然是东坊市,薛素看着面前的争先恐后抢饭的人儿,想道。这边家境殷实的人家多,见到好吃的东西,买个十来文钱的尝鲜,都很乐意。薛素加快了手里的动作,仿佛觉得大把的银钱就在眼前,笑的眉眼弯弯。……汴州城是出了名的美食城,首屈一指的当然是阮家名下的五味楼。五味楼里有五位大厨,每个人的拿手菜都是鼎鼎有名的,好多京城里的达官贵人都不惜跑到五味楼里一掷千金。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酒楼、食肆鳞次栉比,更兼有东西二坊市,日日有上百个小食摊,总能遇见适合口味的地儿。再说那五味楼的掌柜阮家,世代经商,家财万贯,更有这大梁朝的开国皇帝太祖曾感念阮家在战乱时代曾捐资千万以作军饷,赐下的“仁义商德”的牌坊,一时风头无两。当日梁太祖手持五十万大军却无力养活,幸得阮家资助,才得以功成,建都京都。然而阮家先祖却不肯受封为爵,只愿在老家汴州城里做一个安乐翁,太祖感慨万千,却也不好强求,只赏了阮家先祖丹书铁卷,世代除税除丁,还有便是这座牌坊了。好不夸张的说,便是汴州城的知州大人,见了牌坊也是要叩拜的。有太祖的交情在,阮家又在汴州城里世代经营,自然是树大根深,历代帝王也都偏爱不爱权,安安分分的臣民,并与好些京都的达官贵人们都交好,所以阮家这些年在汴州城,自然是威望极大。再说这大梁民风淳朴,颇为开放,大街小巷里总是人声鼎沸,男男女女甚少避讳。当然在这样的繁华之地,又是开放的民风,自然少不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也少不了才子佳人,公侯美姬的故事。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就有十八年前艳绝天下的阮家娘子和出访的汉王生死相随的佳话。那阮家娘子端的是貌美绝伦,而汉王又是英俊潇洒,两人当年私定终身。汉王出征,大战南蛮,已经失去联系月余,连衣冠冢也备下了,只是阮家娘子却不信,不顾众人劝阻,孤身跑到了边境,去寻找消失的汉王。一连一年又三个月,汉王真的被找回来了,只是却没了记忆,把阮家娘子忘得一干二净,回了京城便娶了王妃,而为汉王受尽苦楚的阮家娘子,却在回了汴州城之后一病不起,最后在自己的闺阁语戏楼里香消玉损。只是可惜,等汉王恢复记忆的时候,阮娘子早已不在。汉王自觉对不起阮娘子,自此抛弃妻子,浪迹天涯,再也没人见过他。这样令人唏嘘的故事,无论真假,都足以为汴州城铺上一层迷离而绮丽的色彩。而这阮小娘子的闺阁语戏楼里的牡丹花,也是从十五年前始,开的极为艳丽,声名远播,以至于年年都有文人墨客为赏花慕名而来。有人说那是阮娘子的香魂化作了花魂,有人说阮娘子的精魄必然是随着汉王浪迹天涯了。正是“一缕香魂落,半城烟煴起。”无论怎么样,这汴州城,的确是个钟灵毓秀的好地方。……“素素?素素!”薛又戈的声音在外头响起,一下子惊醒了睡梦中的薛素。薛素连忙起身穿了衣服,一面回答:“哎,我来了。”一面却在叹息,这副身子还是太稚嫩了,昨日一天的摆摊炒饭,就累的浑身都疼,之所以她满了十岁才想起要摆摊挣钱,也是因为年纪太小,力气更小的她,实在是不合适当个大厨。若不是她这些年来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身体,按照昨日的劳动量,今日还不知道能不能爬起床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厨师,首先要的就是健康有力的身体。“吱呀——”一声响,薛素推开门,外头已经是晌午了,明媚的春阳照耀着薛素的脸蛋,微微有些刺眼,阳光里有一个高大的人影,是薛又戈。“爹爹。”薛素甜甜的叫了一声,属于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的天真甜美显露无遗。薛又戈皱了皱眉头,多日未打理的胡须爬满了下巴,显得有些狰狞,声音也有些嘶哑,但他还是低声问道:“你昨日去了哪里?”“素素去摆了摊卖......卖蛋炒饭。”薛素低下头,微微有些底气不足。“女孩子家家的,整日抛头露面,还恬不知耻的扮作男儿,做起了这样的勾当,成何体统?”薛又戈沉声呵骂。“爹爹......”薛素娇声叫了一声,眼珠子微转,忽然便抬起了水汪汪的大杏眼,从腰间解下了一个小布袋,怯怯的从里头拿出了一些碎银子,约莫有一两多。“素素只是想为爹爹赚些酒钱......爹爹每次都欠酒楼的酒钱。”脆生生的嗓音响起,却让薛又戈不禁十分无奈,薛又戈抬起手来,想摸摸薛素乌黑的头发,只是手刚刚伸到半空中,却发现自己的手上尽是污渍,不免叹气,眼神一暗,将手放了下来。薛素低着头,有些不安,爹爹到底是怎么样?只是让自己干站着?这样对女儿,真不是一个好爹爹。亏得自己还延续了这个身体的原主人的“美德”,赚钱养活他。薛素撇了撇嘴,自从穿越来的这半年多,若不是她日常想方设法的偷偷摸摸从系统兑换出一些食材补贴家用,怕是连房租都交不起。她攒了半年的积分才够兑换这次摆摊的材料,只是想赚些钱,也好以防万一。不求大富大贵,但是温饱问题总得解决。她这个爹爹是靠不住的,只好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薛素满心腹诽,却没见薛又戈见她的眼神满是复杂。“罢了,素素,不许再做这些了,你也十岁了,不能整日穿的和假小子一般,爹爹给你找个先生,你好好的学琴棋书画,这才是女孩子应该做的。”良久,薛又戈冷声说道。“可......”薛素自然不肯,想分辨一下,只是一抬头,却看见薛又戈冷冷的眼神,只好闭口不语。老天爷哎,一朝穿越,已是难以回首,但她这辈子到底是遇见了个什么样的爹?薛又戈如此说了,薛素便不好再大张旗鼓的出门摆个蛋炒饭的摊子,只得乖乖的窝在简陋的家里。这一日夜幕降临,薛素窝在自己的床上,忍不住,偷偷摸摸唤出系统来。系统界面很简单,只有积分和兑换项。积分的来源是食客们的好评,可惜的是上辈子积攒下来的数不清的积分随着穿越就归零了。天知道她为了凑齐兑换蛋炒饭用的米的积分,是怎么辛辛苦苦做了半年的食粮,分给周边的小猫小狗吃的。嗯,动物——动物也是食客嘛。她不能把东西给别人吃,人吃了积分固然多,但是她一个小丫头片子,做出各色吃的来,多让人怀疑呀。还是小猫小狗好,没有怀疑的心思。本来她也是可以买寻常的白米做炒饭的,但这是她人生大事业的第一弹,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用系统出产的米。系统兑换的最初级米虽无十分特别之处,却胜在清香饱满,是炒饭的好材料。此次摆摊,她也做了万全的准备,可以说是她从一本古籍上看来的。虽然是撒谎,但,但是真的有这本书。书叫做《食味》,是一本古旧的书,薛素是从她爹那翻找到的。薛又戈别的没有,书倒是一堆堆的。也不知这位便宜爹爹是哪来的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古籍。薛素心思回转,看着系统面板上结余的32积分,微微叹了一口气,有总归比没有好。系统积分就是依据食客的好评来获取的,因得食材的不同,所获取的积分也不同。前世的自己就是因为系统,总能找出最适合的食材,才在厨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被人称作厨艺大师。然而薛素知晓,厨艺的巅峰,自己还远远没有达到。厨艺的巅峰,到底在哪里?薛素不禁再一次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只是才思索了一会儿,就放弃了。这种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摸清的,而眼下,最重要的,是怎样在这儿更好的生活下去。不过薛又戈不许她卖蛋炒饭,可是没说不能卖其他的吧?要不然哪来的银钱还酒债?薛素为的这个便宜爹爹操碎了心。她觉得还是要出去摆摊的。然后望了望小木屋里头的材料,却不知道应该要做些什么。系统如今的权限有限,积分也是难获得,昨日经过吃蛋炒饭的食客们的好评,解锁了新的兑换:红小豆。兑换积分是30,刚好够。薛素想了想,貌似过几日就是寒食清明了。红小豆又叫赤豆,具有一定养血补血的作用,还能做些清明节特有的东西——青团子。青团子只需要一蒸熟便可以吃,好的青团用油纸包起来可以七日不变色,不开裂,不变味,不像蛋炒饭还要大动干戈的现炒现卖,这总是斯文多了吧?薛素眯了眯眼睛,笑起来。系统出产的赤豆,品质有保证的,绝对甜香沙糯。青团子是江南一带清明时节吃的一种小吃,上好的厨娘做出来的青团青翠欲滴,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是上佳的甜品。寒食节里众人不能动火做热食,便吃这青团。汴州城虽然属于江北,只是众人都爱江南水乡的繁华风流,连习俗愈发的向江南靠近。薛素也是日前在街上看见了有人摆摊卖青团,才想起这个的。只是薛素略微尝了一个,才发现这儿虽然兴盛吃青团子,却并不是太好吃,有些干涩,粘牙,并且整个青团微微有些发黑,并不是太好看。江北地儿并不很会做这个东西。只是大伙儿图个新鲜和风流罢了。偶尔也有文人墨客捻一个青团,念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酸诗。做青团首先便是糯米粉,艾草叶子以及做红豆沙的红小豆。红小豆是有了,只是这糯米粉和艾草还没有着落。薛素想了想,拿了点银钱,打算去市场上瞧瞧。糯米粉现成都较为粗,艾草倒是很容易就买到了,也不很贵,如今的大梁盛世,帝政清明,百姓和乐,物价也不甚贵,只花了百来文便买到了东西。如今便只缺关键一味——糖猪油了。糖猪油是熬制好的上佳猪板油用白糖腌渍十天,便成了糖猪油。这东西需要先做,薛素便拿了银子,跑到猪肉铺子,买了一挂板油,这年头荤油极贵,这么一小挂,就花去了薛素六十三文钱,不过那个屠夫好心,还送了薛素一根骨头。这年头猪完全是农家自己养的,没有污染,这板油用来做糖猪油,骨头嘛,正好可以熬汤喝。薛素看了看这挂板油,找了把刀切开,去掉油膜,洗净渣滓,晾干,撒上厚厚的一层白糖,放在了小罐子里头,再等上个几日,这糖猪油便做好了。十日后,正是三月末了,薛素急急的将一袋子糯米磨成粉末,薛素可不敢将这磨面的工作交给磨坊,磨坊磨得面一般都比较粗糙,达不到做青团要求的细腻。糯米磨成粉末,青嫩的艾叶在碱水里头微微一烫,捞起来也被研磨出青色的汁水来。青叶子总有一股青涩的口味,碱水除涩,滚水保色,这样子做出来的青汁才是清香怡人而青翠欲滴的模样。然后将过滤后的青汁和面,一直揉到青汁均匀的分布,再舀了一勺熟油在里头,再揉匀,便放在一边待用。红小豆在大锅里煮烂,用布裹着,挤出里头的豆沙,去除皮壳,只留下细细的红豆沙。薛素又特意将自家小破屋前两株开的极好的玫瑰全都剪下来,将玫瑰花瓣剁碎,用糖腌渍一会儿,合着糖,拌到豆沙里。这样做出来的豆沙甜甜软软,入口即化,还有带了甜丝丝的玫瑰香,极其好闻。这样,这青团的馅儿便做好了。然后便是包青团了。薛素打开之前腌渍的糖猪油,发现已经变的透明光亮,才满意的点点头。这样子才是上佳的糖猪油。将糖猪油切成小方块儿,每个青团包裹的时候,都在馅儿中放入一小块,再搓成一个小球,密密麻麻的放在蒸笼上。做好的青团放在蒸笼上,冷水入锅,蒸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便可以出锅,青团不宜多蒸,这时间刚好。出了锅,再刷上一层菜籽油,将一个个青团放入油纸包,便算是完成了。薛素刚刚蒸好青团,自己便迫不及待的尝了一个。这青团甜甜软软,豆沙细腻,一向挑食的薛素也很爱吃。只见那青团青翠欲滴,因为抹了一层熟油,显得亮闪闪的,一个个挤在一起,憨态可掬,让人忍不住有想吃又舍不得吃的欲望。咬在嘴里,第一口,只有外头的一层糯米粉,因为加了熟油的缘故,并不粘牙,还很软弹,吃在嘴里还有一股清新的艾草香味,沁人心脾;再一口咬下去,露出了里头的红豆沙,豆沙香气扑鼻,满嘴都是玫瑰香甜的味道,加上豆沙的香甜,隐隐还有些油,只是却肥而不腻,夹杂这外头的糯米皮,混合在嘴里简直是极品。一个青团很快便被薛素消灭了。这才是上佳的青团,甜而不腻,肥而不腴。第二日早上薛又戈照旧出了家门,薛素便换了男装,梳好头发,一溜烟的跑了出去,带了一方小凳子,和一个小桌子,便又在外头摆起了摊子。“哎呀,这不是薛小哥么,好些日子不见了,啧啧,你上回的蛋炒饭可是好吃的紧!怎么不出来卖了?我可嘴馋了好些天。”一个挎着篮子的妇人看见薛素的摊子,便上前凑凑热闹,问道:“小哥,你那蛋炒饭是怎么做的?怎么忒的好吃,我回家也做了,和你的差远啦!”薛素瞥了一眼那妇人,笑了笑:“李家姐姐,这蛋炒饭可是我们祖上秘传的,我可不能告诉你。不过快要到寒食节了,今儿我可做了好吃的,您要不要尝尝?”一边拿了个油纸包,打开,给那妇人瞧了。却是一个极为好看的团子,那妇人惊讶:“这......这是青团子?”薛素点点头:“是的呢,您要不要尝尝?老规矩,您先尝一个,若是好吃,您再给钱。”那妇人咯咯的笑:“哪能让小哥吃亏?何况这青团子一看上去就比别家的好看,定然也好吃。这是多少钱一个来着?”薛素笑的见牙不见眼:“五文钱一个。”“可不便宜!别的地儿都是两三文钱一个,你这可是比别人的贵了钱。”妇人惊异的说道。“哎,李家姐姐,您看这东西不一样呀,我这青团,保证好吃,不如您试试?”薛素笑着说。那妇人噗嗤的笑:“就你这小嘴,怪厉害的。罢了,你的蛋炒饭都那么好吃,这东西也一定不差。先给我来一个。”薛素忙忙的递上去,那妇人便剥了油纸,张嘴便咬。顿时间那妇人的眼神便亮了,却说不出形容的话来:“这——”忙忙的把一个青团吃光,咽了下去,才说:“薛小哥,你这青团,果真是与众不同呀!再给我来两个!”“那是当然,李家姐姐,我可没骗您罢?”薛素笑道,又麻利的递了两个青团给那妇人,笑道:“李家姐姐,这青团虽然好吃,只是是糯米粉做的,吃多了泛酸,您可也别多吃。”“你多卖两个还不好?”妇人笑着斜了一眼薛素,说道:“罢了,那你就给我五个,我带回去,给我当家的和孩子也尝尝。你这青团做的好,我让街坊们都来买你的。”薛素自然知道那妇人是因为自己阻止了她再吃,才想帮她多卖些的。这糯米的东西不能多吃,否则会泛酸,这是人尽皆知的,只是薛素提起来,倒是让人舒心,所以那妇人才这样说的。“那感情好,姐姐慢走。”薛素将五个青团子包好给了那妇人,同时从她手里接过了二十五文钱,笑着说道。不多时,许是那妇人回去了告诉了别人,来买青团子的人居然越来越多。“薛小哥!我要五个团子!”“我要十个!我先来的!”“明明是我先说的!”薛素微微抹了一把汗,略有些手忙脚乱的用一只草纸盒子打包着一位顾客要的青团。没想到这青团会如此受欢迎啊,受欢迎也好,这可代表了好多的银钱呢!……话说东城区的另一头。阮钧西今日十分不爽,自家的五味楼的菜是越发的难吃了。什么美食,狗屁都不是!真不懂同样对吃喝十分挑剔的大哥为何能容忍这样的大厨在自家的酒楼里。呸!今日的那两道菜,鳜鱼肉质鲜嫩,这大厨居然把它切片,然后一碰就碎!怎么能吃?还有那上汤燕菜,那汤是鲍鱼煮的罢?燕菜本来就味道清淡,而鲍鱼汁是极鲜的东西,这样一来,岂不是喧宾夺主,还吃什么燕菜?阮钧西气呼呼的走在大街上,身后的小厮赔笑道:“二爷!二爷,您好歹也吃点,小的看着也不是很难吃嘛!您就消消气!”阮钧西停了下来,转过头“呼啦”一下收了手里的扇子,扯住了那小厮的耳朵:“安乐你是想怎地?爷说不好吃还能有差?”“哎哟,哎哟!二爷您轻点儿!小的错了,错了还不成嘛!”安乐求饶道,心里却在嘀咕,二爷的嘴儿是出名的叼,这些东西还嫌难吃,这真是......不过话说回来,阮家大爷二爷,可都是嘴叼之人,很少有合心意的吃食,真不知是哪里来的怪癖。阮钧西看着安乐眼珠子滴溜溜转的模样,便知晓不知道在怎样编排自己,嘴角一弯,细长的凤眼更是眯起来,手上便加大了力气拧安乐的耳朵:“在想什么?嗯?”安乐被阮钧西看得心里发毛,忙忙的说道:“没......没什么!小的在想二爷真是天下第一的食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些酒楼有您这样的客人,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阮钧西的凤眼眯的越发的危险:“你打从那儿学来的?”“小的......”安乐哭丧着脸:“二爷您就饶了小的吧!这......这是从大爷嘴里听来的。”阮钧西听了这话,才放了手,“哗啦”一下,打开手里的折扇,晃晃悠悠的走在大街上:“安乐!在前头带路!爷要去东门口的刘记吃馄饨面!”“哎哟,二爷,您怎么又去那儿?那儿那么小的地儿,可脏了您的衣服!”安乐急急的跟上去劝道。“嗯?”阮钧西斜了一眼安乐。安乐立马打了个寒颤,乖乖的跟了上去。了解精彩后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ys/18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好嘢南宁人要靠这几样ldquo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