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研究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一直在推行所谓的“双语社会”,这些年来在岛内争议非常大。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民进党执政的台南力推“双语”。)

新闻由头是3月26日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举办关于“双语教育”的反思论坛。东海大学外文系讲座教授何万顺认为,“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过程相当粗糙,而且是基于民众对英语的焦虑发展出的结果。他建议当局兼顾台湾在法律上有20种语言的现状,以“多语台湾,英语友善”为目标,才不至于扼杀台湾缤纷的多语言景致。

先带大家了解一下民进党当局的“双语政策”是个什么东西?这是蔡英文年推出的,年年底行政部门颁布了“年双语政策发展蓝图”,以“厚植民众英语力”和“提升台湾竞争力”为两大政策目标,希望年将台湾打造成为双语社会。

年4月提出几大具体目标,比如新的学年将启动大学的“双语学习计划”,选择转型比较成功的6所双语标竿大学以及30个双语标竿学院。成为标竿的大学和学院要在年达到“50—50—50”的目标,也就是50%大二学生的英文听说读写,要具备“欧洲语言的共同参考架构:学习/教学/评鉴”的B2中等程度,至少50%的大二生与硕士生,学分超过50%是全英语课程。为了这个项目,民进党当局准备投入上百亿元新台币。

岛内各级学校也把推动“双语教育”列为本县市的重要施政指标。这两三年来,冠上“双语课程”的中小学可以说是成倍增加。今年1月,台北市政府更宣布,未来4年内要将台北市所有公立中学、小学转型为双语学校,而且10年内就要达到“双语”的目标。

但真的很难实现,挑战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师资。统计显示,全台中小学英语教师中有91.7%能以英语授课,但老师都是岛内民众,因此教学要采取中文和英语并行。至于非英语教师仅10.5%能以英语授课。就大学来讲,台大学生会会长张承宇透露,虽然台大被选为“双语标竿大学”,获得万元新台币的补助款,部分系所也已推行英语授课多年,但是成效很不理想。很多同学听不懂,理解上也很吃力,教授用英语授课的结果经常导致该课程难度降低与进度拖延。

第二点是台湾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不够。年英文开始进入岛内小学课程,但调查显示,台湾人的英语能力仍落后邻近的大陆、韩国和日本。20多年才搞成这样,想在年前突飞猛进,显然不太现实。

第三点涉及台湾人的观念问题。台湾是以外贸为导向的经济,民众学好英语当然很重要,但英语化并不等于国际化或现代化。之所以把英语捧上这么高的地位,反映台湾人骨子里缺乏文化自信。

今天想重点谈的是“双语政策”对中文的影响。台湾近百年来进行了两次语言运动:一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推行的所谓“皇民化运动”,独尊日语,禁止本土语言和汉语的使用;二是台湾光复后,国民党当局为了消除日本在台影响力,年前后开始强势推动“国语运动”,直到年解除“戒严”后废止。目前,台湾有近20种语言,除了汉语外,还有闽南语、客家话、少数民族语言等。

那么,蔡英文当局所说的“双语”,除了英语外,另一种语言指的是什么呢?

很多人直觉肯定是“汉语”,错了!从蔡英文、赖清德以及教育部门负责人潘文忠的口中,提到的语言只有“英语”,但根本没有“中文”或“汉语”这些字眼。有人统计过,在“教育部推动双语计划”的政策说明中,“英语”出现了60次,“双语”出现11次,“中英文”0次、“中文”和“国语”统统都是0次。

“独尊英语”的后果之一必然是稀释掉其他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汉语的主导地位。新加坡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20年前,新加坡的英语其实是英语和当地语言的混杂产物,与标准英语不太相同,因此“新加坡式英语”长期被贬低为“蹩脚的英语”。年新加坡开始推动“讲好英语运动”,说标准英语被看作与国际接轨、成功与高社会地位的标志。结果呢,很多华裔和印度裔年轻人在家只用英语和父母对话,已经没兴趣学习长辈的语言了。

(苗栗县去年9月的祭孔大典)

有激进“台独”分子宣称,“华语体制是国际化的根本阻碍”,“双语”就是要打掉汉语的统治地位。这充分证实了,民进党当局其实是在打着“双语教育”和国际化的幌子,搞“文化台独”和自我殖民,为了在意识形态上“去中国”,不惜自毁语言根基。这是非常危险而不智的做法,除了使下一代的语文能力自断经脉外,在台湾本来可以拥有的中华文化优势上自废武功,同时还进一步扩大了两岸中国人的情感裂痕。

台湾是个多元文化社会,包括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日本文化等,但究其源头,仍是以中华文化为主体。这也是台湾一直以来的文化特色,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台湾的饮食文化、流行文化、影视文化都在亚洲受到追捧。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中华文化是主体?

现在当全世界都在努力学习中文,当被认为对台最友好的特朗普前总统的孙女都在念唐诗的时候,却有人自弃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礼物。中华文化生来就存在于台湾人的血液和基因里,现在要割腕放血,人为抹去自己的文化DNA。这不只是文化上的自残,更是自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xs/2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