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苋菜,见过吗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
铁苋菜 来源产地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及短穗铁苋菜的全草。 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或鲜用。 生于旷野、丘陵、路边较湿润的地方。 分布于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及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各地及台湾。 别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六合草、半边珠、野黄麻、血见愁、小耳朵草、玉碗捧真珠、粪斗草、凤眼草、肉草、喷水草、痢疾草、野麻草、蚌壳草、铁灯碗、七盏灯、血布袋、布袋口、皮撮珍珠、田螺草、野苦麻、猫眼菜、寒热草、叶里仙桃、金畚斗、金盘野苋菜、沙罐草、灯盏窝、金石榴、茶丝黄、水芥、下合草、瓦片草。 铁苋莱一 年生草本,高30-50cm。茎直立,分枝,被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5cm;叶片卵状菱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7.5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基出脉3条,边缘有钝齿,两面均粗糙无毛。穗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通常雄花序极短,长2-10mm,生于极小苞片内;雌花序生于叶状苞片内; 苞片展开时肾形,长1-2cm,合时如蚌,边缘有钝锯齿,基部心形;花萼四裂;无花瓣;雄蕊7-8枚;雌花3-5朵;子房被疏柔毛,3-4室;花柱羽状分裂至基部。 蒴果小,三角状半圆形,被粗毛;种子卵形,长约2mm,灰褐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涩,凉。 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中药大辞典》 苦、涩、凉。 归心,肺、经。 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 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中华本草》 苦;涩;凉。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积。主痢疾;泄泻;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小儿疳积;痈疖疮疡;皮肤湿疹 心;肺;大肠;小肠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捣敷。 孕妇忌用,老弱气虚者少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ls/16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庚子中秋,ldquo云端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