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YST:漫谈新加坡(一):新加坡与马
台湾YST:漫谈新加坡(一):新加坡与马
虽然是几年前的旧文,但仍值得品味...... 漫谈新加坡(一):新加坡与马来西亚 /06/:00:46网友riquelme问到新加坡的稳定性,YST太忙又太累来不及回答。元君与Rebecc对此发表了宝贵的意见,十分感谢,我在此作一点补充。对新加坡我有很多话说,为了避免文章过长,我想把有关新加坡的文章写成一个系列报导。我把题目定在「漫谈新加坡」,所以想到什么就谈什么,也许结构会显得比较松散,但是比较随兴(casual),比较省事,也比较没有压力。欢迎各位随时随处加以补充。首先声明,YST是从中国的立场来评论新加坡。一来是因为有言在先,「网路城邦」在张灯结彩的那天,市长就声明是一个中国城;二来新加坡是一个华人为主的国家;三来新加坡在历史上和中国有割不断的牵连。因为这个缘故,我对新加坡有些批评比较尖刻,希望新加坡的朋友不要介意,尤其是对本市非常友善也非常支持的狮城美女Rebecc,她是我最不想得罪的人之一。本系列的看法纯属个人意见,是六亲不认的冷酷看法。欢迎大家猛烈地批判和回应。关心政治的人都会对新加坡的政局和官方言论非常有兴趣。为什么?因为它是国际政治斗争一个很好的指标。我们从新加坡的历史就验证了国际列强的政治斗争,和小国如何在列强的夹缝中求生存。新加坡太小了,李光耀再伟大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只不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国际政治的风向球罢了。新加坡的历史非常短,在英国人来以前,新加坡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港口。南洋人口的素质不高,生产力有限,那时候的新加坡不会比广州更繁荣。十九世纪以后海运发达,海外贸易越来越兴盛,新加坡位于麻六甲海峡的入口,地理形势险要,它的重要性才开始凸显出来,逐渐地它被英国建设成她在亚洲最大和最重要的军港和军事基地。英国重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有道理的。二十世纪上半叶马来西亚的橡胶生产占世界的38%,锡的产量占世界的58%,这些资源对英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知道在石油能够制成塑胶以前,橡胶是唯一能够生产轮胎的原料。美国在二战期间实行配油制,不是因为石油不够(美国是产油大国),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轮胎。由于新加坡的战略地位,英国把新加坡建成一个军事碉堡来保护她的亚洲利益。回想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军在香港的抵抗只有一天,根本是做做样子。但是英军在新加坡的抵抗倒是有十六天,除了投降的陆军,英国还损失了皇家海军最骄傲的两艘军舰,战斗舰威尔斯亲王号(PrinceofWales)和战斗巡洋舰无敌号(Repulse),算是尽力了。对英国而言,新加坡落入日本之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黑暗的日子。丘吉尔说:「新加坡的沦陷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也是英国签下的最大的投降之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地殖民地的人民都纷纷要求独立,马来西亚自然也不例外。一九五九年新加坡脱离英国自治,由李光耀任第一任总理。李光耀有大志,不以新加坡为满足,一方面要求与马来西亚合并,一方面清剿当初与他一同争取独立的共党份子(林清祥等)。1963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东姑拉曼政府达成协议,新马正式合并。新马合并从地理环境来看是非常合理的,因为新加坡完全没有独立的条件,而马来西亚也需要有新加坡这个战略港口。但是新马合并从人文环境来看是非常不稳定的,因为华人的人口占51%,略为占优势,如果选举东姑拉曼的地位立刻不保。但是华人高度集中在新加坡,如果摒除新加坡,马来人在马来西亚就形成多数。于是东姑拉曼一方面在马来西亚大搞「马来种族沙文主义」,一方面在幕后煽动新加坡的马来人造反。政客的思维和行径都差不多的,今天的民进党和四十八年前东姑拉曼的行为是非常相似的,台湾的读者一定特别能够领会东姑拉曼的行为和动机。东姑拉曼接受新马合并是一个错误的估计,他认为只给新加坡十五席国会席次与新加坡一百七十万的人口不成比例,吉隆坡与麻六甲都只有新加坡一半的人口,但是他们的席次都和新加坡一样多,所以新马合并不会造成什么问题,更何况在整个国会中,马来土著所占的席次与华人更加不成比例,这样马来人的特权就能稳稳地获得保障。但是东姑拉曼没有想到他无法解决合并后造成的种族紧张。东姑拉曼和马哈迪都承认马来人天生资质比华人低一些,所以他们论述的重点是,保留马来人特权是保证土著人民能在自己的国家内继续生存发展。想想看,因为你天生资质比较差,所以你就应该有特权骑在我的头上,你要做一等公民,我只能做二等公民,这样就保证了你的生存权。这是什么鬼话?华人当然不能接受。在东姑拉曼的煽动下,一九六四年新加坡发生种族动乱。李光耀与东姑拉曼在种族问题上引发严重冲突,于是新加坡在一九六五年被踢出马来联邦,只好独立成为新加坡国。李光耀大马总理的梦碎了,马来西亚的华人也绝望地永远沦为二等公民。你们一定会问,华人的素质高,人口也略为多一点,马来西亚的种族冲突为什么没有引发内战,新加坡就这样和平独立了?问得好,让我从人性和现实的角度回答你。在英国统治马来半岛的时候,英国人是当然的统治者,掌握所有的政治权力。英国人认为华人聪明,所以由他们来经商。英国人认为马来人很笨,什么都不行,就当兵好了。二战结束后英国无法抵挡独立的风潮,但是英国人在离开每一块殖民地的时候都种下动乱的种子作为以后参与调停当地事务的本钱。英国人在离开马来半岛的时候刻意不做作任何缓冲与平稳过渡的安排,于是英国人一走立刻就形成「华人有钱,马来人有枪」的局面。猜猜看会发生什么事?呵呵呵!1964年的马来半岛内战是打不起来的,因为华人没有枪。英国是最老牌的帝国主义,英国人也是最奸诈的民族。英国人外表的绅士风度和内心的卑鄙龌龊是最显著的对比,我没有看过一个民族比英国人更伪善的。历史上英国人离开的每一个地方都有长期动乱,除了香港。不是因为英国人不想香港有长期动乱,而是英国人没有办法,香港回归过程中英国人所有的诡计都被中国人识破和拒绝。中国人比英国人聪明,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远比英国强大,有拒绝英国人无理要求的本钱,所以英国在中国面前完全耍不出花样。YST谈完新加坡,下一个题目就是香港,因为下个月1日就是香港回归中国的十周年纪念。新加坡虽然独立了,但是新加坡的稳定性很差,处处潜伏着动乱和被颠覆的可能。归根究底,这是因为新加坡根本没有独立的条件。新加坡没有独立的条件就好象台湾没有独立的条件是相似的,而且犹有过之。台湾拒绝统一靠的是列强的力量;新加坡不能和马来西亚统一则是因为内部种族问题摆不平。新加坡的问题比台湾严重,因为列强的力量很快就会被中国打破,而种族问题是无解的。台湾想独立无法成功,新加坡想统一也无法成功,台湾和新加坡在统独问题上的立场是完全相反的。他们只有一点相同,台湾和新加坡的分裂现象都是出于政客权力的私心,而不是为了人民的福祉。福佬人玩弄族群议题其心态和手法和马来人一样,靠的就是人多。东姑拉曼和马哈迪在种族问题上不说人话,李登辉和陈水扁在族群问题上也是不说人话。马来华人至少还有一个新加坡一展所长,外省人连个独立的台北市也不可得。所以从中国的观点来看,台湾的问题有解,迟早会统一;但是台湾本身的问题是无解的,只有继续沉沦,比马来西亚还糟。台湾虽然比新加坡大很多,但是它面对的中国大陆也比马来西亚大很多,比例上是一样的。台湾和大陆敌对就像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敌对都是自取灭亡。李光耀比李登辉和陈水扁聪明得多,新加坡独立后李光耀至少有两次公开呼吁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合并,我不记得确切的时间了,第二次的呼吁是最近,时间距今应该不到十年。李光耀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四十二岁时他经过“三天三夜的煎熬折腾,心力交瘁”不得不离开马来西亚(引自「李光耀回忆录」),如今来日不多,在他去世之前仍然念念不忘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统一。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他“深受良心谴责,感到自己辜负了马来西亚人民,我在他们心中点燃了希望之火,他们同新加坡人民站在一起,抗拒马来霸权,而马来霸权正是导致我们发生争执的根源。”李光耀这里说的「马来西亚人民」应该是指马来西亚的华人。马来半岛至少还出了一个李光耀领导马来西亚人民抗拒马来霸权;台湾这个小岛今天已经没有任何政治人物领导台湾人民抗拒福佬霸权。李光耀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家,如果他一生有什么遗憾,我相信是他认为老天对他不公,给他的政治舞台太小了。 白癜风有治吗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ls/1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达人总结超强台湾全攻略!必收!
- 下一篇文章: 台湾一文艺休闲民宿缔造5亿神话,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