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的情与色,那些年被台湾人影响的两性
北京较好的皮炎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83932.html 川岛小鸟曾经拍过一个台湾特辑 主打的照片是这样 这大概是寻常印象里的台湾 ▼ ▼ 小清新 他们那儿的男人 一律 憨憨的 他们那儿的女人 一律 纯纯的 后来发现台湾人 应该是世界上最纠结的一种人 嘴上喊着不要不要 行动上却投怀送抱 就像李安的电影 一忽是《卧虎藏龙》的清心寡欲 一忽是《色戒》的霸王上弓 彬彬有礼 也是他 双截棍耍耍 也是他 那么今天就延续 推送 那些影响过我们的台湾人 昨天推完我们收到很多留言 大家纷纷推举自己认可的台湾代表 你也可以把我们遗漏的 补在评论里 ▼ 余光中 一首常常在大小晚会被配乐朗诵 甚至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乡愁》 使余光中在内地家喻户晓 但成也《乡愁》,败也《乡愁》 余光中的形象从此被定格为“那个写《乡愁》的台湾诗人” 但实际上,他的好诗、好散文、好译作众多 更让他难为情的是,内地演员朗诵《乡愁》时 “总是激动,甚至凄厉,有样板戏的风味”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等你,在雨中》 ▼ 白先勇 年迁居台湾,年赴美并旅居美国 他在台湾只待了10年,仍被视为台湾代表作家 只因为他那部《台北人》 他第一次进入内地大众视野 缘于年谢晋将他的《谪仙记》改编成电影《最后的贵族》 现在,更多人迷醉他的昆曲范儿 不过初恋那种玩意儿就像出天花一样 出过一次 一辈子再也不会发了 《纽约客》 ▼ 蔡志忠 他是漫画家里的禅意布道者 将中国文化精神用简约趣致的方式传播于大众 从老庄学说到孔孟之道,从唐诗宋词到佛经禅语 从西游水浒到鬼狐故事 从艺49年,他不仅是台湾最好的漫画家 也是动画电影导演、物理学钻研者和桥牌高手 一夜贤者偈不要追悔过去不要企求将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而未来的还没有到来唯有掌握现在,仔细观察眼前的存在既不动荡也不摇摆 《佛学思想漫画》 ▼ 胡因梦 李敖说过,如果有一个新女性 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 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 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 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 情绪能量必须在每个当下透过不谴责、不压抑的观察 将它完全燃烧、释放,如果一味地压抑和累积 一旦爆发出来,就是对人对己的重大伤害。 《生命的不可思议》 ▼ 罗大佑 他曾是台湾音乐的引领者 对当代流行音乐最大的贡献不是慷慨的曲风 而是厚重的歌词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现在看看我们的青年他们在讲什么 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们怎么做” 罗大佑用音乐唱出了一代台湾人的心声 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 却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 ▼ 席慕容 在内地普通读者的认知中 余光中是唯一的台湾男诗人 席慕容则是唯一的台湾女诗人 回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中学生人手一本席慕容的盛况 这是后辈诗人再也难以达到的高度 那时谁不会背几句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候”呢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 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抱怨了 回头发现,你不见了,溘然我乱了 ▼ 许常德 他用文字解码音乐 他也是新派情感男作家 还是像出厂标配一样的词作者名字 签署在经典曲目旁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挥着翅膀的女孩》 《如果云知道》、《健康歌》…… 人活着赖着一口氧气 氧气是你 《氧气》 ▼ 杨德昌 他的名字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捆绑在一起 对台湾人来说,他是“最活跃、最狂热的导演” 无论此前的《光阴的故事》、《海滩的一天》 还是此后的《麻将》、《一一》 他用电影替台湾中产阶级画肖像 人不可能让另外一个人,去教他怎么活下去 怎么过日子,那是很悲哀的你知道吗? 但是这个人偏偏又是我最爱、最爱的人。 《一一》 ▼ 林青霞 她的《窗外》开启了不可超越的“最美琼瑶女郎” 她曾经是华语影坛的玉女掌门人 与林凤娇、秦汉、秦祥林并称70年代台湾影坛“二林二秦” 她从影21年,出演多部电影 被台湾人誉为“走红时间最长、光芒最闪亮的女明星” ▼ 龙应台 年,《野火集》和《龙应台评小说》 分别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 诸如“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疾呼 在内地引起了热烈回响 人们视她为台湾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 学会她激扬的大量排比句和反问句则是另一个收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 不必追 《目送》 ▼ 齐秦、齐豫 年,齐豫获第二届金韵奖冠军、第一届民谣风冠军 年,《橄榄树》专辑发行 年,她送给迷茫中的弟弟一把木吉他 从此,齐秦走上了音乐之路 或许,这是华语乐坛最重要的一对姐弟档 他们静修般生活 虔诚地爱,虔诚地歌唱,虔诚地流浪 流浪 ▼ 蔡明亮 作为台湾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 他是台湾电影中最具国际视角的独行侠 从早期的《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 《河流》到后来的《天边一朵云》 蔡明亮式的后现代隐喻总能获得跨文化的认同 但你也总能在他的电影里看到 他对台北这个都市空间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y/16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台湾一校长的演讲震动所有中国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