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品鉴唱自己的歌,缔造台湾现代流行
是什么缔造了台湾现代流行音乐的辉煌?唱我们自己的歌!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活跃在华语歌坛的台湾歌星可谓不胜枚举。从上世界七八十年代的邓丽君、甄妮、凤飞飞、费玉清、苏芮、齐秦、赵传,九十年代的周华健、王力宏、张惠妹、小虎队,到新世纪前后的周杰伦、SHE、蔡依林,再到现在仍然走红的五月天、苏打绿等等。每一个都是华语乐坛响当当的旗帜性人物。虽然上述不少人当红的年代已经远去,但这些歌星的魅力和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同一颗颗不落的星辰始终闪耀在时光的星河中。这些成功歌手背后还有很多诸如罗大佑、李宗盛等知名词曲作家、制作人用富有创造力的幕后工作为台湾音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对于华语乐坛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台湾现象,我始终心有疑窦,究竟台湾这个面积不大的海岛存在什么土壤能孕育出如此繁盛的音乐世界?这段时间通过一些机缘结识了几位台湾资深乐迷,谈起台湾音乐的兴起,他们总会提到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场“校园民歌运动”。年12月的一天,台湾淡江文理学院在校内正在举办一场西洋民谣演唱会,当时类似的演唱会在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台湾司空见惯(主要是受美国影响),市场也缺乏优质的原创歌曲,充斥着翻版唱片。轮到一个叫李双泽的青年登场。图为李双泽他看到之前的表演者都唱的是西洋歌曲,志在创作国语歌曲的他早已无法按捺心中的愤懑,刚一上场,就拿起一瓶可口可乐,大声问台下观众,“我从菲律宾到台湾到西班牙,全世界年轻人喝的都是可口可乐,唱的都是西洋英文歌。请问各位,我们自己的歌在哪里?!”接著他开始演唱《补破网》、《国父纪念歌》等民谣歌曲,引起台下一片嘘声。这一事件,在崇洋媚外已久的台湾文艺界引起了蝴蝶效应,关于“中国现代民歌”的一场论战由此发起。在“唱我们自己的歌”的时代感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民歌运动在台湾拉开序幕,在此后的多年里一股民歌热潮席卷了全岛。当时著名的民歌手尚有齐豫、陈明韶、包美圣、赵树海、李建复、叶佳修、苏来、潘越云、郑怡、王海玲、王梦麟、木吉他合唱团等(仅罗列了一部分)。此时大量的歌词是知名作家的诗作,如三毛、余光中、席慕容、蒋勋等人的作品,人文底蕴深厚,洋溢着浓浓中国风,而随着罗大佑(他也是从将诗作改成歌起家)、侯德健、李宗盛等优秀歌曲创作人的介入,民歌运动有了质的飞跃,比初期的淳朴无瑕多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民歌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李宗盛,著名台湾歌手、音乐制作人一些当时创作的优秀作品还深刻地影响了大陆。比如后来在大陆广为传唱的《龙的传人》就是台湾校园民歌的代表性作品,作者为侯德健。此外,还有《橄榄树》、《如果》、《月琴》等大量动人的歌曲。经过西洋歌曲和校园民歌时期的积淀、洗礼,进入80年代后,台湾音乐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出现了第一批专业的音乐制作人,个性化的创新热潮在行业形成气候,各路唱片公司百花齐放,大型唱片公司如追求“乐以载道”的滚石和擅长商业运作的飞碟的良性竞争,引导着音乐产业的繁荣。自从新世纪以来,由于网络的冲击越发厉害,音乐产业日渐式微。虽然在台湾,唱片销售同样不太景气,一个歌手光靠卖唱片很难立足,不过音乐作为最能震撼人心的艺术依然不乏生命力。时代一直在变,任何产业都逃不过从高峰滑向低谷的自然规律,但令人欣慰的是,台湾人民(包括音乐工作者和歌迷)对于音乐的爱始终没变。这一切似乎又有理由让我们回溯到台湾校园民歌开始流行时那段张扬纯爱的青葱岁月。本文转载于两岸青年专业治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i/10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何新现代中国最伟大的经济成就是实现国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