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作为民国枭雄人物,他的成功也源自于他的能力,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身边有能人好成事。蒋介石在创办黄埔军校后,身边人才济济,在北伐和东征战役中,蒋介石之所以能取胜,他手下很多将领出力颇多,其中就包括他的八大金刚。

蒋介石的八大金刚和五虎上将都是起家人才,五虎将在上一期中已经介绍了,本期来介绍一下八大金刚,他们分别是谁?各自的结局如何?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八大金刚有七个人跟随他,一个人留在了大陆。

蒋介石的八大金刚分别是陈诚,顾祝同,何应钦,刘峙,张治中,钱大钧,蒋鼎文,陈继承八人。大多数都是非常熟悉的人物,如小委员长陈诚,福将刘峙等,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呢?

陈诚

蒋介石的嫡系,号称小委员长,在东征和北伐期间表现不错被发掘。此后又因为迎娶了蒋介石的干女儿谭祥后官运亨通,即使能力平平,也一直担任高官。在解放战争中陈诚接连失败导致蒋军的加速灭亡,后来被安排前往台湾,为蒋介石治理大后方。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陈诚是台湾的二号人物,在经济建设上陈诚做得比较突出。晚年陈诚官居副总统,虽然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但任劳任怨治理台湾,在年3月5日因肝癌去世台北,年仅67岁。

顾祝同

顾祝同能力平平,主要还是蒋介石看其对自己忠诚,且资历在黄埔军校中比较老。辛亥革命时期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东征和北伐战争,也协助过蒋介石创办黄埔军校,此后一直在其身边效力。

顾祝同是皖南事变的元凶之一,残害了不少我军人士。在解放战争中顾祝同担任的职务非常高,基本上都是战区最高指挥官级别。蒋介石逃往台湾后,顾祝同留在大陆继续与我军抵抗,后被召回台湾,晚年担任一些虚职,在年因病去世。

何应钦

何应钦一直以国民党二号人物自居,是元老人物之一,黄埔军校的创办者之一,担任总教官。不过何应钦与蒋介石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曾经发生过类似的夺权事件,所以蒋介石对何应钦并不是非常信任。

解放战争后,何应钦在台湾失去了在大陆的权势了,没有受到蒋介石的重用,担任了“总统府战略顾问”这一虚职,此后一直无所事事,于年去世。

刘峙

刘峙的表现可以说是高开低走,早期在蒋介石旗下他是福将,不管是北伐还是东征,刘峙总能以少胜多,替蒋介石解决一些难以打赢的仗,为蒋介石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刘峙表现一塌糊涂,而且还十分贪财。淮海战役刘峙作为国军总指挥,他的表现十分糟糕,后来担心蒋介石的报复一度不敢回台湾。晚年的刘峙如普通人一样,于年因病去世。

张治中

张治中有一个外号叫“和平将军”,和大多数高高级将领一样,张治中在黄埔军校成立期间担任要职,也参加了北伐战争和东征,在抗日战争中的淞沪战场上表现英勇。

解放战争中,张治中没有率军和我军正面交过手,同时在蒋介石下野后他代表李宗仁和我军进行过和平谈判,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张治中也为争取和平尽力了。晚年张治中留在了大陆,于年在北京病逝。

钱大钧

黄埔军校初期教官,属于革命早期成员,参加过反清倒袁,此后一直为蒋介石效力。和其他蒋介石的金刚不同的是,钱大钧很少带兵打仗,属于参谋人员,在后方替蒋介石出主意的人。晚年的钱大钧也没逃过不受蒋介石重用的命运,担任了一些闲置没有实权,因肝癌在台北去世终年90岁。

蒋鼎文

蒋鼎文与刘峙有点类似,属于高开低走型的将军。早期追随蒋介石创办黄埔军校,担任了军事教官。在中原大战和东征中,蒋鼎文表现英雄,有着“飞将军”的称号,同时他还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蒋介石的“五虎上将”,称号有点多。

在抗日战争中,蒋鼎文的表现大不如从前了,豫湘桂战役中大败是他军事生涯上的耻辱,也是中国抗战的耻辱战之一,此后因为舆论等原因不受蒋介石重用,败逃台湾后,蒋鼎文和其他人一样被授予闲职,年1月2日病卒于台北。

陈继承

陈继承的存在感比较低,主要是在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没有什么名气,但他为蒋介石立下了不少功勋,尤其在培养人才方面。秀才家庭出生的陈继承因为有学识,在蒋介石创办黄埔军校期间任命他为教授部战术教官。此后也参加过东征和北伐,但主要工作还是在培养军事人才上,很多高级将领都是他的学生。晚年先是居住在香港,后跟随蒋介石去台湾,担任了“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虚职,年因病去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20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