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的丧葬殡仪十分讲究

丧葬对于台湾来说,不只是一种丧礼仪式,它在民间已经演变成重要的民俗文化。直到现在,即使都会化程度极高的台湾各大城市,丧葬殡仪仍十分讲究。不仅于此,台湾丧葬于台湾的生命教育课程中,亦为相当重要一环。台湾丧葬民俗除了深受汉人所传佛教、道教及儒学影响外,部分仪式或祭典也揉和平埔族的巫术文化,因此该民俗呈现出相当具有特色的复杂文化。

  丧葬风俗中的招魂仪式

  许多台湾人认为,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这个魂魄就会像他的尸体一样停留在异乡,受着无穷无尽的凄苦。他也不能享受香烟的奉祀、食物的供养和经文的超度。这个孤魂就会成为一个最悲惨的饿鬼,永远轮回于异地,长久地漂泊,没有投胎转生的希望。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招魂仪式的时候,丧家要在门前树起招魂幡,或者挂上魂帛。有的地方亲属还要登上屋顶呼喊招魂,让死者的灵魂回家来。据说,这是满族等游牧民族的遗风,在草原上如果看到哪座帐篷前立起了大幡,就知道哪家死了人,大家就都来吊唁,帮助料理丧事。

  招魂仪式的起源

  在史料的记载中,招魂的仪式起源非常早。周代的一些文献中就说,死者亲属要从前方升屋去招魂,手拿死者的衣服面北呼叫,如果死者是男性,就呼名呼字,连呼三声,以期望死者的魂魄返回于衣,然后从屋的后面下来,把衣服敷在死者的身上,这件衣服又叫做腹衣服。这件衣服被人所穿着,染上了人的肌肤香泽,有着肉体和气息的双重联系;魂魄也许会被它所吸引,依着熟悉的味道或形状而归附回来。

到了近代,人们主要用大幡来作为招魂的工具。幡旗迎风飘飘,取其缠绵的意思。魂魄就能够循着这飘扬的幡盖归来。大幡通常有三四丈高,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各不相同。像满族旗人的幡的颜色,是根据丧家和亡人所在的旗别来决定的,它的形式就像演传统戏时所举的大旗一样,中间挂着缎子绣的软片,绣着一条大龙。外边因为饰着彩球下垂,所以俗称叫嘟噜幡。现在的台湾人,也用白幡来招魂。

  台湾混杂的信仰体系

  台湾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宗教。台湾为移民社会,汉人移民固有的传统信仰如佛教、道教,在台湾极为流行且根深蒂固。台湾的寺庙特别多,香火鼎盛,最大特点就是进庙不需要买门票。

  目前台湾信仰佛教的人口约为万,占台湾总人口的24%,掺杂佛教信仰的人口占全岛总人口的比例达80%。台湾很多佛教宗派都开办慈善事业。例如证严法师创办了“慈济基金会”,会员达万,从慈善、医疗、文化、教育四个方面为社会提供帮助。

  台湾也有很多人信仰道教。有的人每天早、晚都要到庙里去焚香参拜。台湾的道教小庙遍布乡村,城镇还有不少规模宏伟的道教宫观,台北市就有道教宫观七十五座,前来参拜的善男信女也非常多。

  随着闽粤移民,台湾民间也逐渐产生本土的民间信仰风格。全台被认定.7万道教徒中,混杂着台湾民间信仰者应占大多数。有学者将台湾民间信仰之归类为“儒宗神教”,因为就其信仰内容来看,大都是借着神明持笔挥鸾来阐述儒宗孔教的伦理道德教化,相容圣贤、佛祖、仙神思想,强调修身、持家、行善、劝化;即以劝化世人,挽救人心,导正社会颓风恶习为宗旨。

  (摘自网易新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好运日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1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