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视新闻ldquo感官主义rd
作者 陈安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毛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台湾电视新闻市场在年有线电视合法化之后,便进入激烈竞争的时代。然而,商业化运作模式带来的“收视率至上”的原则也引发了人们对电视新闻日益感官化现象地批判。本文通过对中天电视新闻频道晚间新闻节目的内容分析发现:1.台湾观众在收看有线电视新闻时更偏好感官化的新闻;2.台湾有线新闻频道更倾向于播出感官化的新闻;3.台湾各种电视新闻类型间的平均感官化程度存在差异,但并不是任两个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以目前的数据分析发现,台湾有线电视新闻的平均收视率与感官化程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感官主义;有线新闻频道;台湾;电视新闻 一、引言 台湾的电视新闻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剧烈的转型。伴随着年“戒严法”的取消,以及年有线电视台的合法化,台湾电视新闻市场进入了激烈竞争的时代(WangCohen,)。随着有线电视开放,台湾有线电视普及率在年到年10年间从38.6%攀升至82.1%(陈忆宁,)。根据年出版的《台湾地区社会变迁基本调查计划》结案报告中有关全台湾传播行为的调查,民众最常看的电视新闻频道当中,无线台所占比例较高,为41.5%;有线新闻台的五台(TVBS-N、三立新闻台、东森新闻台、中天新闻台、民视新闻台)占41.2%;然而到了年,电视新闻频道的五台达51.9%,无线四台已降为30.0%(陈忆宁,),经历10年的发展,有线电视刚刚能够与无线电视分庭抗礼。然而到了年,台湾东森电视台发布的台湾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有线电视在电视新闻市场上的份额已较大超越无线电视。 然而传播媒体生态的阅听市场是有限的,若新的电视频道被阅听人和广告市场接受,不但既有频道会被排挤和取代,新的有线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以电视新闻为例,有线台为了加速瓜分市场,新闻社会化、八卦化越来越严重,并强调对立与冲突的戏剧效果(陈忆宁,)。林照真指出电视新闻在收视率压力下的四大趋势:煽色腥化、去政治化、个人化与戏剧化。也就是说,为了收视率,电视新闻摒弃严肃的内容,走上追求趣味性、刺激性、煽情化的“感官主义”道路(陈忆宁,)。 那么,台湾有线电视台新闻常为人诟病的“感官主义”的现象现状如何呢?这个问题也就成为本文的研究缘起。 二、相关研究回顾 在过去的几十年,新闻中的感官主义现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刘曦璟,)。一般来说,新闻的感官主义主要指新闻中具有故事性的内容呈现方式,例如报道中出现犯罪、暴力、天灾、事故等,使用有趣的、引人同情的、引发惊吓或好奇心的形式来呈现。 由于电视新闻的特殊性质,其对视觉元素的重视较其他传统媒体更加自然和迫切。曾有心理学家研究显示,从感知的整体来看,人类对外界的感知有60%来自于视觉。所以说,一则电视新闻的优劣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有独具魅力的视觉画面(Grabeetal.,)。电视新闻的“感官主义”程度已成为新闻传播研究者非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ys/15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地图不出现海南,台湾的热播剧,处罚来了
- 下一篇文章: 攻略给想去台湾旅行的小伙伴们的宝贵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