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梨酥是一种点心,起源于台湾,现在成了台湾糕点的象征,在全世界华人圈里,都有重要地位。刚看到凤梨酥时,我觉得它跟月饼差不多,只不过是方正的。我不爱吃月饼,但因为喜欢尝鲜,就随手买了几个。

入口后的凤梨酥,饼皮酥而不脆,比月饼皮硬朗,又比饼干香脆,一入口就松散开来,内馅糯软,夹杂着粗粗的凤梨纤维,酸酸甜甜的味道,一层带一层朝味蕾涌来,同时,满嘴都是浓郁的凤梨香味和奶油味道。果然,对于美味,不能用旧眼光直接下定义。

台湾凤梨酥,分为三种,一种是冬瓜凤梨酥,纯冬瓜内馅,软绵,味道较甜。一种是土凤梨酥,纯凤梨做的,酸度比甜味明显,纤维多。还有一种凤梨酥,是酸甜相间各半,是冬瓜和凤梨的混合内馅。

凤梨酥刚诞生时,流行的是冬瓜和凤梨各占一半的内馅,酸有,甜也有,还有凤梨的纤维感,当时老百姓们很爱吃。后来,二战结束,蒋介石退守台湾,带过去上百万军人,导致台湾出现粮食问题。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吃甜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甜味更受老百姓欢迎。

于是,凤梨酥转变成纯冬瓜内馅,添加些凤梨香料作为香气,味道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到了现在,生活富裕,新生代人群觉得冬瓜凤梨酥过于甜腻,又开始流行纯凤梨内馅的土凤梨酥,凤梨味浓,口感酸多于甜,又有明显粗实的凤梨纤维,年轻人大为喜欢。

对于凤梨酥的发明人,在台湾一直有争议。有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一个颜姓饼业富二代,年轻时在日本学了手艺,还在日本皇家御用饼店实习一段时间,回国后,接了父亲的班。

后来,这个年轻人要竞选公职,要拿糕点招待客人,就选择了好兆头的“旺来”喜饼,把它改成方形小饼,还把外面的传统饼皮,换成了西方的饼干松饼皮,这才有了现在的凤梨酥。

凤梨酥的皮,是在低筋面粉加入黄油和鸡蛋,烤制形成的酥皮,也就是做曲奇饼干的方法。而且,饼皮还有一股浓浓的奶油味,是因为里面加了奶油或奶粉。或者,你可以理解成港式牛油蛋挞的那层皮。

刚烤好的凤梨酥,别以为马上吃,味道是最好的,要封存个一两天,等凤梨酥回油后,才好吃。至于凤梨酥的保质期,没有添加剂的现做的,最多可以放一个月。那种长期的,就看包装上的时间,不过,味道还是新鲜现做的好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ly/1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