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

立陶宛是6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最近一年多以来,这个欧洲中东部小国不仅给中立双方的交流制造了不少的麻烦,而且给“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值得重视并寻求应对策略。

了解立陶宛——向中国“叫板”的底气来自哪里?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其东南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

从历史上看,立陶宛并不是一个历史特别悠久的国家,在俄国向波罗的海寻求出海口的扩张过程中,立陶宛与俄罗斯不断地发生冲突。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立陶宛被并入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立陶宛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立陶宛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并入苏联。

年3月11日,立陶宛脱离苏联独立。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年5月,立陶宛加入世贸组织。年4月16日,立陶宛加入欧盟。年3月29日,立陶宛加入北约。年,立陶宛正式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

从地理位置看,立陶宛属于高纬度国家,位置比中国漠河更靠北。其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大小和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积差不多;人口约.2万(截至年7月1日),不及黑龙江牡丹江市、山东日照或威海市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约43人每平方公里,人员相对稀少。

从经济发展情况看,根据立陶宛统计局的数据,年,立陶宛的GDP达到.32亿欧元,人均GDP达到欧元(约美元),如果按人均GDP达2万美元即迈入发达国家的标准,立陶宛在年正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立陶宛的经济出现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立陶宛的经济在年下跌0.87%,人均GDP降至.5美元。

不过,虽然从GDP看立陶宛迈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但立陶宛的居民工资收入在欧盟国家中还比较低。根据立陶宛投资署的数据,年,立陶宛的税前平均工资约欧元,不及多数欧盟国家的收入水平。

图年以来立陶宛GDP增长情况

从贸易情况看,由于人口数量小,立陶宛的贸易总量也不高。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年,立陶宛的货物贸易总规模约.2亿美元,较年下跌4.5%;其中出口.7亿美元,同比下跌1%;进口.5亿美元,同比下跌7.3%。

图年以来立陶宛货物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从外国直接投资看,立陶宛对外国直接投资有一定吸引力,在最新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立陶宛的营商环境在全球位居第14位。在IMD年全球竞争力排名中,立陶宛经济竞争力位列第30位。年,立陶宛吸引外资11.69亿美元,年,受疫情影响,流入立陶宛的外国直接投资仅有4.8亿美元。在对外投资方面,立陶宛企业对外投资额不高,年从国外撤回立陶宛的资金较多。

图-年立陶宛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中立经贸合作——双边关系的主要支撑

立陶宛从前苏联独立后,中国与立陶宛于年9月14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建交以后,两国关系发展较为稳定,而且由于西方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解除对中国的制裁之后,中国的外部政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经贸合作因此成为中立双边关系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支撑。

年1月30日,中立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立陶宛共和国政府经济贸易合作协定》;年11月8日,中立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立陶宛共和国政府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立陶宛共和国交通部铁路科技和经济合作协议》。

此后,中立双方的贸易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开始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到立陶宛投资建厂。

年10月19日,中国、白俄罗斯和立陶宛三国签署《关于连接亚洲和欧洲的东西交通走廊倡议的联合宣言》。

年11月,中国与立陶宛签署《关于立陶宛输华乳品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条件议定书》以及《关于立陶宛输华活牛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条件议定书》。

年11月,中国与立陶宛签署《关于开展港口和临港产业园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年11月,中立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立陶宛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资料,农业是中立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而且农业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年5月,中立签署《关于立陶宛输华冷冻牛肉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议定书》;年8月,中立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立陶宛共和国农业部—年农业领域合作行动计划》。

年,中立签署青贮饲料议定书;年,签署小麦、青贮饲料和野生海捕水产品对华出口议定书;年底,立陶宛牛肉和小麦首次实现对华出口。除农产品外,中立还签署了铁路合作备忘录、邮政和快递领域合作备忘录、中国-中东欧国家银联体合作协议等。

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和“17+1合作”,中立双边贸易额也不断增长。年,中立双边贸易额达22.95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立出口18亿美元,从立进口4.9亿美元。年前6个月,中立双边货物贸易额达12.6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其中中国对立出口10.42亿美元,同比增长22.7%,从立进口2.21亿美元,同比下跌4.4%。

图-年上半年中国与立陶宛货物贸易情况(单位:千美元)

从贸易规模看,立陶宛与中国的贸易规模占其对外贸易总量的3.4%,中国是立陶宛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虽然立陶宛是中国在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中立贸易的规模相对还是极小。以年上半年为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中,中立贸易规模位居“一带一路”贸易的第43位,中国与立陶宛的贸易仅占“一带一路”贸易的0.1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0.04%,在中国上半年接近3万亿美元的贸易规模中,中立的贸易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年中国对立陶宛投资存量变化情况(单位:万美元)

在对立投资上,目前中国在立陶宛的直接投资规模较小。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年末,中国对立陶宛直接投资存量仅万美元。投资主要分布在通讯、电网设计、电子、纺织、金融、餐饮等领域。

总体看,立陶宛在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中占的份额都极小,彼此的依存度极底,双方都有较强的可替代性。

立陶宛的行径——对中国底线的屡次挑战

从上文中立经贸合作历程中签署的重要文件看,虽然贸易投资规模小,但中国与立陶宛至少在经贸合作上,曾经有过良好的互动。

事实上,多年前,立陶宛也希望与中国建立全方位的经济合作。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立陶宛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很感兴趣,还积极自荐成为过境中转国,因此在年与中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

年11月上旬,时任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应邀前往中国访问,并在上海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媒体报道,立方“愿意加强同中方的全面合作,积极推动加快欧中投资协定谈判和中国-中东欧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不过,仅仅3个月后,立陶宛对中国的态度就发生了度大转弯,开始在涉疆、涉台等议题上对中国指手划脚。

年2月,立陶宛国家安全部门发布年度安全威胁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的间谍活动”成为立陶宛的国家安全威胁之一。

同年7月,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上任后宣称,中国在克莱佩达建设深水港的投资可能损害该国的国家安全。

年,立陶宛国家安全部门又发布一份新报告,批评中国使用“不能接受的方法”追求技术优势。

年10月,立陶宛议会选举之后,立陶宛的政客抛出了更多的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涉疆、涉港及涉台言论。

年1月,立陶宛以国家安全为由,决定禁止中国企业同方威视向立陶宛机场提供安检设备。2月,立陶宛政府降级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3月,立陶宛宣布计划年底在台湾开设“贸易代表办公室”。

5月20日,立陶宛议会通过涉疆人权决议,其内容还涉及西藏、香港事务,污蔑中国在新疆进行“种族灭绝”,要求恢复香港“独立”和西藏的“宗教自由”。

5月22日,立陶宛外长兰斯伯格斯宣布退出中国-中东欧“17+1”合作。

7月20日,中国台湾省负责人宣称,将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进一步挑战中国的底线,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

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负面影响

如上所述,年以来,立陶宛不断制造涉疆、涉港及涉台话题,尤其是其退出“17+1”合作,与中国台湾互设代表处,其行径势必全面影响中立经贸合作、使中立关系全面倒退,波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甚至对中欧投资协定产生影响。具体看,这些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使“一带一路”相对宽松和缓的国际发展环境面临挑战。中美 爆发以来,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频制造涉港、涉疆等话题,指责中国,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后,情况更甚。去年9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捷克议长就曾不顾中国反对,率代表团访问中国台湾,斯洛伐克议员也频频抛出涉港、涉疆言论,与这些“一带一路”国家相比,立陶宛的行径无疑背离“中立友好”更远,为其他部分国家滋生不友好的对华情绪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过去几年“一带一路”相对宽松和缓的国际发展环境面临挑战。

二是对中国-中东欧“17+1”合作的伤害。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始于年4月,最初称“中国-中东欧‘16+1’合作”,年4月,希腊作为正式成员加入“16+1合作”,因此这一机制也被称为“中国-中东欧‘17+1’合作”。立陶宛宣布退出“17+1”合作,不仅使“17+1”合作变成“16+1”合作,而且也使这一合作机制的成色降低。中国在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年启动的“16+1合作”无疑是后来中东欧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立陶宛的行径无疑对这个基础产生冲击。

三是对“一带一路”合作的破坏性示范。年11月,中国与立陶宛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立陶宛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表达了中立双方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共识,彰显了立陶宛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但在年7月,立新任总统却以可能损害“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中资企业对立陶宛最大的港口——克莱佩达港口升级改造项目的投资。年初,立陶宛又拒绝了同方威视向该国机场提供的安检设备。作为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的国家,其行径显然是对已签署的合作备忘录的伤害与否定。此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取消维多利亚洲与中方签署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现今立陶宛以“安全”名义对中国投资与企业产品的拒绝,使中立“一带一路”合作事实上停摆,这难免在其他签署过“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而又频频制造涉港、涉疆话题的国家引起效仿。

四是对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的影响。年5月20日,欧洲议会已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了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作为欧盟成员国,在欧洲议会今后重启中欧双边投资协定批准程序过程中,立陶宛或将制造更多的障碍。

总体看,立陶宛作为欧盟的成员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不深,但其行径对“一带一路”合作、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影响巨大,应加强研究,寻求有效的办法对其进行反制。

本文原载于8月9日《一带一路?研究》电子刊。如您想了解更多的资讯与商机,请留言提供您的邮箱,我们将定期为您发送。

媒体合作及转载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ly/17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