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重要的小事
台湾?最重要的小事
“而我将会喜欢这样的地方,就像是喜欢那样的自己。”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上那湾浅浅海峡对岸的岛屿。也许是听了富有年代感的闽南语歌,也许是看了东明相演的电影,也许是读了关于台湾环岛的书。 《行走台湾》里最后这句话,就这样一直萦绕在脑海里了。 旅行之于我来说,是充电的不二选择。让脑袋清空,什么都不想,专心地去看不同城市的风景,去体验另一种风情。跟团出行,留下的大概只有一堆没有故事的照片。规定时间集合出发,原原本本按照计划的路线出行,吃的是十人一桌的团餐。在你走进旅行社大门填好登记表时,你的那一段旅程应该可以八九不离十地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别说跟团出行可以学到东西,导游讲的那些历史,大概过了一个记忆周期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跟团出行倒是省了麻烦事,用不着亲自为机票和住宿操心。但这样的结果或许是,你怎么也学不会做时间规划。 去程选择了从厦门直飞高雄的航班。但或许是因为机场舍不得让我飞走,那天下午足足在候机室坐了三个多钟头才登机。原本两点多的航班,等到六点多才真正起飞。也许你早就焦躁不安了吧?坐在候机室的时候,看见好几位乘客“不厌其烦”地向地勤人员询问航班动态,尽管答案永远是相同的:“流量管制。飞机还没到。” 我倒是无所谓了。因为傍晚的航班就可以在天上看夕阳了呀。 透过舷窗看天色渐暗,明媚的天蓝色变得深邃。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一点意思都没有也无妨。 一下飞机,立马转换成“台湾模式”。机场空荡荡的,没有喧哗,没有拥挤的人潮,自动扶梯只站右边。 沿着东海岸线一路北上,和第一次旅行的西半圆组成一个环。 我曾不止一次地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台湾,那就是“纯粹”。 在台湾的这些日子,最美的风景不是纯粹的蓝天,不是蔚蓝的太平洋,更不是青绿色的中央山脉,而是人。服务业者会把找零双手递给你,微笑地说“谢谢”;没有安检的火车地铁,没有垃圾桶却依旧整洁的马路;纵使是乡间小路也会遵守交规的骑士;甚至不需要你开口就主动上前帮忙的路人。 别以为这是电视广告的美化。那就是最真实的台湾。 且不论那些纷纷扰扰的叫嚣和唇枪舌战的评论,最质朴的在地生活的确是值得好好珍藏的回忆。 在垦丁的时候,我们租了电动车沿着海岸公路骑行。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时速30公里,指尖触摸太平洋上吹来的温柔的风。一路走走停停,用力地感受广阔原野间安静无人的乡间小路所带给人的平静。在拍照的时候,有位阿伯停下来问我们:“你们是在拍照还是不知道路?”我们告诉他是在拍照,他说:“我在后面哄,看两位小姐走走停停啦,就想说你们要是不知道路的话我就过来帮你们一下。我刚好就住这边啦。”“你们拍照哄,要去前面拍啦,人家都有在那里拍过电影嘞,比这里好看多了啦。”“阿你们骑车要小心哄。” 不知道热心肠的阿伯有没有从机车后视镜里看到两个奇怪的女生在大马路上抱在一起大叫“太感动了!” 这一路的行程,我们基本都是搭台铁。沿途火车站大大小小,如台北车站复合式建筑的繁华,如池上瑞穗的僻静。在清水断崖附近的和仁车站隐蔽在沿海公路旁的树丛里,走远了才能看到车站的标识。除了台北高雄这些大站外,中途经停的小站往往都是只有寥寥数人下车,月台上除了几位老人在候车外,只有一位剪票员。 而这些难得的安宁,颇有返璞归真的意味。若是窝在家中,或是跟团造访那些“扬名内外”的热门景点,想必是感受不到的。 在花莲我们基本是“自食其力”。租单车骑行是最能体验台湾当地风情的方式。去七星潭的时候,沿途的店家老板隔着马路对我们挥手喊“加油”,我们一时恍惚还以为有骑行队伍,当然,炎热的夏日午后,只有我们两个人,踩着彼此的影子一路前行。 不知道大叔会不会觉得奇怪:那个女生穿个裙子背着相机居然还骑山地车嘞! 隔日去清水断崖,原本计划坐到和仁一路步行过去,都做好了随时中暑的准备。没想到刚走不久就有一辆小车停在前方不远处,等我们走近,司机探出头问我们去哪,需不需要载我们一程。 天哪!难道愿望真的会灵验?刚刚还想着要是有像偶像剧里那样的司机停下来让我搭个顺风车就好了,没想到! 但想归想,真成真了,心里还是打了鼓的。抱着赌一把的决心,我们上了车,一路一边给自己心里安慰,一边跟司机师傅聊天。结果人家不但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当了几小时的导游,最后还把我们送回花莲市区,下车跟我们道别。直到十字路口转弯前,还透过车窗向我们挥手,让我们以后一定要再来花莲。 虽然心里满是谢意,却也充满愧疚。虽说出门在外注意安全是必须的,但颇有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态。 去池上不是因为金城武,而是因为想吃台铁便当。 但比台铁便当更能给人幸福感的,是出了车站问路时,便当店的阿伯直接带我们走到民宿门口,告诉老板“这是你们的客人,她们找不到路我就带她们过来”,然后再自己走回车站揽客。 说到揽客,我想你的脑海中出现的,一定是火车站汽车站出站口各种大叔扯着嗓子喊“去XXX走不走?”“要不要搭车?” 在花莲,我们也遇到过。司机阿姨过来面带微笑地问:“你们需不需要搭车?” “谢谢,我们不需要。” “好的没关系,谢谢您。”然后微微鞠躬。 这样的行礼着实让我们吓了一跳。 瑞穗牧场算是个比较偏的点。出了车站我们搭出租车过去。司机阿姨给了我们名片,说那里不好叫车,玩好了打电话给她,她来接我们。后来我们在路边等她,有其它出租车过来,师傅就问我们:“你们有没有叫车?如果没叫我就送你们,要是叫了那就不好意思,你们稍微等一下,我不能抢别人的客人,这是诚信。” 记得之前看杂志上说,现在社会人最缺的,就是诚信。 早就听说,台湾南部的人们更热情。其实不然。在台北,我们住在西门町商圈附近。出了地铁站兜兜转转几圈找不到酒店。后来有位阿姨远远地就停下来看着我们。我们过去问路,她很热情地指给我们看。原来这里的市民都是用几段几巷来记路的。 台湾是个重视文创的地方。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鼓励创作人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作的积极性。 一路从南到北,文创区去了不少,都有自己的特色。透过这些富有艺术气息的创作,你会觉得自己也处在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新时空,一切就那么活跃起来。 原来,生活并不是那么死气沉沉。 原来,生活还有意想不到的另一面。 说到台湾的地标,人人都会想到。旅行团都带你登看台北夜景。但你却没机会看看的夜景。 夏日闷热的傍晚,我们一路沿着象山步道向上,任凭汗流浃背湿透衣裳,坐在半山腰的石凳上吹着凉风,和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游客一起等着夜幕降临,璀璨的灯火照亮这座城市。看远方的松山机场飞机起起落落,披上华丽羽衣。 这是繁华的台北城。这是充满历史的台北城。 经由台北车站,可以去到台湾的各个角落。 比如东北角的平溪菁桐。 老旧的火车站游人不少。窄窄的铁轨只够一列小火车通过。在菁桐车站,趁着还没开车,我独自去敲章拍照,同行的伙伴在车上休息。运气不佳,刚冲到车站列车就开了。 我所有的东西都在车上,除了相机。隔着车窗我和伙伴打着手势:“你坐到下一站,我等下一班。”虽然那是一小时后的事。也不知怎的,脑子一热,突然想到从平溪到菁桐也不过短短一二公里,走也走到了吧。向路人问了路:沿着马路一直走,十几分钟就到。 顿时我就来了信心,一路沿着铁轨,听着山谷里空灵的鸟叫声。雨后的山城,有点湿热,夹杂着泥土草木的味道。 一路上无人也无妨。不会担心迷路,不会担心暴雨再次从天而降。那就是一种随遇而安。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稍微有一点感触?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想谁都没办法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在旅途中,去感知不同城市的风情,客观地去看待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过另一种不同于日复一日模式化的生活,让平淡的一生多一些色彩。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没什么意义的话。 记得前几年国庆独自一人去上海的时候,本意是为了看展览,顺带看了一场演唱会。撇开拥挤的城隍庙和外滩,是展览馆里和你有同样追寻的人,是热心为你指路的居委会大叔。 记得当时在地铁站向一位男士问路的时候,他说:“我也要去那里,一起走吧。”我就真的跟着他走了一路。后来快到的时候他笑着问我:“你不怕我是坏人吗?” 为什么遇见的一定是坏人呢?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我还是相信,这个世界好人比坏人多得多。只不过,在大多数家长的教育观念里,坏人被无限放大,而好人总是“不经意”地被忽视。 突然,有些可怜大多数的好人们。 在一克拉的梦想展里,梦想,远远不止一克拉。 但这句话在大人们的眼中,或许是不屑:你知道一克拉是多少钱吗? 也许,不止是大人。所有被现实生活磨得圆滑失了初心和棱角的所谓“成熟了长大了的人”,都会是这么认为。他们对于所谓的快乐和幸福没有概念,或者说,只有物质化的概念。在他们的眼中,已经没有这些纯真的美好存在。他们已经习惯无限放大一张白纸上的黑点,而且,就是这么教给那些单纯的孩子的。 所以你看,每个人脚步匆匆忙忙,生活在单调的生活里。 或许你会说,没有物质基础,谈什么自在生活?没有物质基础,哪都去不了。 谁说的。 几年前,我也曾把自己当作城市的陌生人一般,在生活了十几年的这座南国小城里游荡了一整个下午,去问路,去感受错失的幸福。虽然我都知道,但我乐于假设这座城市对我而言只是一张白纸。换一个角度去感知熟悉的事物,从而捕捉那些让你觉得理所应当被忽视的细微。 这些,根本不需要什么物质基础。 你用看一部电影的时间,刷一轮手机的时间,就足够去看看窗外的世界。那比你看着屏幕而臆想的世界更真实可贵。 当然,首先你得有心。乘飞机时别再拉下遮阳板睡到着陆了。你会发现原来万尺高空之上,有一种无法言喻的蓝。 ————————————————————————————————————— 在这些文字“面世”了几日之后,我收到了很多微博评论,其中一条让我特别感动:坚持信仰的旅途,哪里都是天堂。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最柔软的那根弦当下就被触动了。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写博客?为什么要发这些?我想,这就是最好的解答。 在你敲出那些字符之后,虽然隔着屏幕,但总有人懂你的文字,理解你的心情,和你有相似的世界。 的确,我心里想的,就是这句话的心情。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ly/1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台湾“中研院”刘尚斌研究员做客武汉物数所
- 下一篇文章: 台湾七天“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