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眼看神农架生态保护风景这边独好
“神农架的生态保护得太好了!来到这里有种荡涤身心的感觉,回去一定要向台湾民众好好介绍。”台湾《旺报》撰述委员张国威在领略了神农架的独特魅力后如是说。 为期5天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联合采访活动10日在湖北宜昌落下帷幕。活动期间,来自海峡两岸11家媒体的新闻记者相聚素有“天然物种基因库”美誉的神农架林区,与林区主要负责人座谈并参观了燕子垭、大龙潭、神农谷等景点,详细了解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情况。 参加“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联合采访活动的记者在大龙潭拍摄金丝猴 7月的江汉平原已是溽暑难耐,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平均海拔米的神农架则清凉怡人。连日来,媒体团行走山间,充分感受这片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世界地质公园、国际重要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等4张“重量级名片”的神奇土地的瑰丽风采。 《台湾导报》大陆新闻中心主任蔡淑娟对神农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很感兴趣。一路上,她不停拍摄着,红豆杉、小叶黄杨、毛肋杜鹃、金丝猴……当听到工作人员介绍说,神农架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拥有高等植物种、科,同时拥有脊椎动物种、45科,昆虫种、科,她连声说:“好赞!” 参加“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联合采访活动的记者在神农坛参观 飞云渡桥是一座横亘在燕子垭壑口上空的全钢结构的观景桥,因悬空高、跨度大又被称作“彩虹桥”。行走桥上,远眺群山环抱的古老村庄和白云出岫的美景奇观,媒体团成员纷纷举起相机、手机拍摄。中时电子报CAMPUS助理副总编辑王雅芬打开网络社交媒体进行直播,面向台湾网友几乎不加停顿地介绍了约半小时。 “通过实地走访,我亲身感受到神农架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方面做得很好。与此同时,品牌行销也很重要。面向台湾民众,我想至少可以规划3个部分的主题——观光旅游、中药材、健康养老,而这次媒体交流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王雅芬说。 9日下午,媒体团来到祭奉炎帝的神农坛。鄂台两地在研究和传承炎帝文化方面有着较多交流合作,迄今已有多位台胞来到神农架祭拜炎帝,神农架炎帝文化研究会也与台湾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建立了合作关系。 参加“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联合采访活动的记者正在飞云渡桥上拍摄 台湾“世界新闻传播协会”大陆新闻中心主任刘寿玉认真聆听讲解,拿起手机细细记录着五色石、千年古杉、巨型牛首人身雕像等景象。“神农氏的故事流传已久,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在这方面加强推介,相信会让更多台湾民众感到亲切,慕名而来。”她说。 参加本届“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活动的台湾新闻媒体包括《联合报》、中时电子报、《旺报》、《台湾导报》、台南古都广播有限公司、“世界新闻传播协会”等;大陆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台湾网等。 参加联合采访活动的记者拍摄正在作出镜报道的同行,组图赵博摄 “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迄今已连续举办十届,每年聚焦一个主题。荆楚大地上,钟灵毓秀的山川地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淳朴多样的民俗风情……无不给参访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两岸交流,媒体先行。”台湾《联合报》大陆巡回特派员王玉燕说,荆楚行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为两岸媒体人搭建了多元的交流平台,为两岸民众了解湖北提供了广泛素材。“向台湾同胞介绍湖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生态,是我们媒体人的责任”。(新华社记者赵博)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ly/8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CCTV超级宝贝登陆淮安强势来袭,淮安慈
- 下一篇文章: 台湾地产大咖都赞不绝口的品质好房,难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