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世家亲情与梦想共舞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61230/5187348.html 辽宁抚顺,高尔山下,一个蝴蝶梦影响了一家四代人。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最美的不只是馆藏蝴蝶的万千姿态,更是黎薇一家对于满族民间传统蛾蝶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一种兴趣,四代人的传承 在抚顺见到黎薇时,她着一袭白衫等在巷口。一只翠绿蝴蝶发卡“翩然”落于发间,脖颈处一枚蝴蝶吊坠金灿灿的,在阳光下耀眼。自幼与蝴蝶为伴,三十多年来之于蝴蝶的热爱从她的一件饰物、一个眼神中不言自明。 黎家与蝴蝶结缘,最早是在黎薇的曾祖父那辈,作为一个经常走南闯北的民间医生,他常常会从关外带回一些蝴蝶标本工艺品。他像个集邮爱好者,小心翼翼地精心收集着。后来,曾祖父的收藏传给了黎薇的祖父,祖父开始慢慢学着自己制作起了蝴蝶标本。 一个关于蝴蝶的故事讲到黎薇的父亲黎明这里,已是第三代。在辽宁林业学院森林保护专业毕业后,黎明进入抚顺县林业局森防站工作。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与蛾蝶相关的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出版了多部相关著作,因贡献突出,他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 黎明热衷于蝴蝶研究,有时候下班回到家还忙着做标本,做分析,做鉴定……小小的黎薇满心好奇,寸步不离地趴在工作台边,问这问那,总缠着爸爸给她讲蝴蝶的“故事”。 因工作需要,黎明常常得去野外考察。从十几岁开始,黎薇就跟着爸爸上山下乡钻山沟,家附近的高尔山是父女俩最常去的地方。爸爸用网捕蝴蝶,她负责打下手。每年的五月至九月,是蝴蝶的生长季。天气好的周末,父女俩就背上面包、馒头和几瓶水,进山一待就是一天。“为了追蝴蝶,我常常会被石头、树枝绊倒,不知道摔过多少跤,蜂蜇虫咬更是平常。” 跟着父亲的脚步,黎薇就这样一步步走进了蝴蝶的世界,从此着了魔。 标本光明女神 一份坚守,十几年的执着 十几年来,黎薇跟着父亲,几乎走遍抚顺的山山水水。 采集、分析、查文献、写论文……通过研究,父女二人发现了不少珍稀蝶种和新蝶种,为我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家里的标本越集越多,71科种的蛾蝶标本用数字见证着父女二人多年来的付出。年,黎薇与父亲在家里建起了一座蝴蝶博物馆,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更多的蝴蝶爱好者打开一扇通往蝴蝶世界的门。 标本金绿鸟翼凤蝶 走进黎家的“蝴蝶王国”,世界五大洲稀有名贵的观赏蝴蝶标本挂满了几面墙,观者不经意间便会被这些静止生命的光影所震撼。印度尼西亚的绿鸟翼蝶、马来西亚的红颈鸟翼蝶、台湾地区的金裳凤蝶……大大小小的蝴蝶千般色泽、万种姿态。大型蓝色闪蝶——“光明女神蝶”通体透出蓝宝石般的荧光,双翅翅面上的白色纹络宛若点缀其间的白色珠链,散发出圣洁与高贵之感。“这属于极品蝴蝶,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蝴蝶,野生的现已绝迹,目前主要是通过南美洲进行人工养殖。我们去年花了两千多元买了两只,现在市面上单只的标价已经高达36万元,但价格标明的只是其珍稀程度……”一谈起蝴蝶,黎薇的话就停不下来,她如数家珍,言语中透出东北姑娘的热络与豪爽。 标本乌桕大蚕蛾雄性 带着蝴蝶标本,黎薇一家先后在沈阳、抚顺、本溪等地举办公益性展览超过百场,也常常会有人到家里来参观,他们接待的参观者已达到三十多万人次。“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孩子们来参观,因为他们对于大自然、对于蝴蝶的了解太少了。” 对于蝴蝶的共同热爱,将黎薇一家与众多蝴蝶爱好者联系在了一起,父女二人的科普活动项目也被评为全国林业科普最高奖——梁希科普奖。为了更好地传播蛾蝶文化,他们还自办了《华夏蛾蝶》科普小报,向热爱蝴蝶的蝶友和来家里参观的蝴蝶爱好者免费赠阅。 黎薇创作的蝶翅画已被抚顺市政府列为抚顺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门手艺,注入蝴蝶艺术新生命 “我爸爱蝴蝶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他隔几天就会在网上偷偷买蝴蝶,一买就是几千块钱的,我时不时就会接到快递电话,通知我去取货。有时候不让他买,他就躺在地上装病,喊着头晕难受心口痛,说自己快要死了。”谈起父亲为了买蝴蝶,常常像个孩子似的“耍赖”,黎薇就咯咯笑得停不下来。 其实,对蝴蝶如此痴迷,黎薇自己又何尝不是。大学读的是昆虫学专业,黎薇曾系统学习过标本制作技术。毕业后,她回到父亲工作了一辈子的抚顺县林业局。三十多年来,无论是她的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永远都能看到蝴蝶的影子。父亲手把手教会她制作蝴蝶工艺粘贴画,黎薇靠着悟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据相关资料,抚顺地区的蝴蝶工艺画最早源于晚清时期,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大大小小、色彩形态各异的蝴蝶,其翅膀经过还软、展翅、干燥、防腐、裁剪、组合、拼接、粘贴后完成重塑,制作流程繁琐,工艺非常复杂,一幅作品最终完成往往要经过三十多道工序,这对手艺人的技艺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十几年来,我们一共做了五六百幅画。一幅作品从开始设计到最终完成常常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有时候巴掌大的一小块就得耗费一天。”山水风光、花鸟鱼虫、古今人物……父女俩作品风格各异,五光十色的蝴蝶翅膀经过他们的手,变成观者眼中一道道生动鲜活的风景,黎薇和父亲通过自己的方式延续着蝴蝶的生命。 以徐悲鸿的《奔马图》为原型,黎薇的《雄风千里》将马的筋骨神魂刻画得淋漓尽致,足下生风,瘦骨铜声;一缕《春风》拂面,少女与猛虎两种元素反差、碰撞,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刚柔相济尽收于方寸之间……黎薇做的蝴蝶贴画细腻不失刚劲,大气中饱含灵动,常常会被人误以为是一气呵成的笔下之作。 “作画需要连贯的时间,我常常忘了吃饭睡觉,有时候能从早上坐到晚上,熬通宵更是常有的事。蝴蝶翅膀太轻,很容易被吹跑,作画的时候得门窗紧闭,一丝风都不能有,连说话、喘气都得小心翼翼。有时候,人物的指甲盖只有小米粒大小,镊子夹不住,眼睛瞅着都费劲。做体积大点儿的画,我只能哈着腰半趴在工作台上,半天下来,腰酸背疼,全身都僵了。”创作不易,黎薇却永远乐在其中。 父女在家中创作蝴蝶工艺品 一个梦想,圆满“最美”家庭 每当提起父母这些年的劳累,黎薇言语之间就会流露出满心的心疼。母亲徐素芳几年前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而父亲八年前因急性脑出血留下了后遗症:走路蹒跚,右手几乎丧失活动能力,说话也变得含混不清。 父母身体不好,尚未成家的黎薇自然就成了家里的“女汉子”,扛米面、换煤气罐,家里的体力活基本都是她来干,她笑说自己也该找个“壮劳力”来帮忙干点儿重活累活了。 和父母在一起时,黎薇常常显得有点“没大没小”。“我管我爸叫‘肥肥’,管我妈叫‘圆圆’,我们更像是朋友。现在无论走到哪儿,我们一家三口一定是形影不离。一个共同的爱好,一份共同经营的家庭事业,就像是我们家的黏合剂。一家人有了齐心合力奋斗的大方向,就会对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磕碰不以为意了。” 在黎薇眼里,这么多年,母亲其实是功劳最大的“后勤部长”,买镜框、办展览、做接待……她永远都是站在幕后默默付出,全心支持着父女二人心无旁骛地前行。 一家四代,延续和圆满了一个家族的梦想;一种共同爱好,融入了全家人的挚爱真情和执着追求。蝴蝶的美妙不可言,而亲情的美天长地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ls/17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专家武统台湾将引发多国混战宋忠平导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