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述丨台湾从自古以来讲起文字版
这期咱们讲一下台湾的历史。台湾这两个字它其实最早并不是汉语的原创词,它是一个音译词,是台湾的土著民族西拉雅族的语言,意思是海滨之地。后来官方就给沿用过来音译成了现在的台湾两个字。 咱们从小到大无数次地听说过一句话,“台湾自古以来是我们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的“古”是指什么时候?应该可以上溯到中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夏朝离现在多少年?夏朝是公元前21世纪的王朝,现在是21世纪,也就是里外里42个世纪,四千多年。夏朝那个时候中国的天下就已经分成是九州天下了,在区域规划上台湾就属于九州天下里的扬州,所以说年头非常早。 有人说这好像不对吧,我记得历史课本里讲的好像是最早发现台湾的是三国里孙权他们那拨人吧?是这么回事,那个时候台湾才刚刚出现文字没多久,所以说台湾当地记录的历史是从三国开始的。仔细讲一讲当时是怎么个情况,在公元年孙权当了皇帝,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年他派了两个将军出海,一个叫卫温、一个叫诸葛直。 派他俩出海去干什么现在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去征兵。台湾那个时候叫夷洲,名义上是从属于孙权他们地盘的,因此要到他们这个地方征兵。 那个时候两岸之间文化差距有点大,中原文明还是比较先进的文明,那台湾说白了就是一片蛮荒之地。等卫温和诸葛直领着一万多人到了台湾之后发现水土不服,很多士兵都生病了,没办法只能住台湾了。这一住就是一年,两岸的文明通过这一万多人频繁地交流开来,中原先进的文明传播进了台湾。这是一次文化大交融,只不过历史意义虽然很积极,但是这两个将军比较悲催,因为没有按期完成孙权的任务又逗留了一年,回去以后就被孙权给杀了。但是台湾和大陆之间的往来从此越来越热闹了。 历史往后走,随着朝代的更替,越来越多的民间往来在两岸之间开始流行起来,唐、宋、元、明这些朝代的中央政府也陆续的在台湾设立政府办事机构,重点我想说一下明朝,那个朝代比较有意思。 在明朝的万历年间,那个时候大明王朝还在如火如荼地搞党争,但是遥远的欧洲已经开始迈入了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前前后后有四个国家崛起了,分别是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大英帝国。这四个国家里边西班牙和荷兰先后的来到台湾。 他们跑台湾干什么呢?当时欧洲的整个市场是一片商业红海,但是亚洲市场是一片蓝海。当时西班牙侵占了台湾的北部,荷兰侵占了台湾的南部,后来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一点点壮大,把西班牙人给赶跑了,自己占领了台湾。 那个时候在福建一个小村庄里面,有一个叫郑芝龙的男孩诞生了。那个时候他不叫郑芝龙还叫郑一官,这个孩子从小就是挺不学无术的一个人,不愿意学习,他爸爸挺讨厌他的。他们家里边条件也很一般,祖上可能干过小吏,小吏不是小官,所以说家里不是很有钱,到他那个年代已经都家道中落了。他爸爸不是很喜欢他,等他到17岁那年又正好赶上福建地区农业欠收,日子过不下去了。 那个时候的福建不像现在是沿海发达城市,那个时候很苦,动不动刮台风或者是洪涝灾害,要么就是大旱,粮食老欠收。他爸爸就跟郑一官说: “咱们家里是过不下去了,你走吧。你在澳门有个舅舅做生意,你投奔他去吧。” 郑一官说你早说呀,我早就想离开这破地儿了,于是就跑澳门去投奔他舅舅。这个郑一官不愿意念书,不学无术,但是做起生意来特别有一套。他舅舅就让郑一官跟在自己身边打打下手,时间长了呢一点点地交办他一些小生意。这个时候郑一官的天赋体现出来了,把生意做得不错,他舅舅越来越信任他。于是他的舅舅就把一单重要的生意交给了他,让他押送一批珍贵的货物去日本。郑一官领了命,押着船跑到日本。 在日本的下家叫李旦,是个非常有背景的人。这个人既是华人在日本商会的老大,同时私底下又养了一大批打手。这些打手平时是打手,其实回到海上都是海盗。所以说这个人要用今天的眼光看李旦这个人就是个黑社会。 这个李旦看到郑一官小伙子长得精神,人也机灵,挺喜欢他的,就想让郑一官留在自己手下办事。郑一官这个人在跳槽这件事上是最没有心理负担的,因为这个人从小对孔孟之道、仁义礼智信不是很在意,不受儒家思想的束缚。郑一官果断跳槽跟了李旦。李旦也非常喜欢他,这李旦没儿子,就收他当干儿子,等李旦死了之后把自己所有的手下还有家产都让郑一官继承了。 郑一官继承了李旦的这些家产干什么去了呢?竟然跑到了我们国家东南沿海,就台湾海峡那一带当起海贼来了。这人也真是敢想敢干,还有一个当海贼王的梦。他这人也很有意思,他当海盗经常骚扰咱们福建一带,但是这人有一个特点,只劫官船不骚扰老百姓,老百姓还挺念他好。当时福建又大旱了,他还帮着福建的老百姓往台湾迁。福建过不下去了咱们上台湾移民去吧。这件事在历史上相当有影响力,是一次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哥们除了干的这个事对台湾的影响非常大之外,还有一件事比这个影响更大,他生了个好儿子。他不是在日本定居了嘛,娶了一个日本老婆。日本老婆叫平川氏,给他生了个儿子叫郑成功。我们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其实是在日本出生的。郑一官在东南沿海一带当海贼朝廷很头疼,武力讨伐还打不过郑一官。 怎么官军打不过海贼呢?因为当时明朝的军事力量对海军不是很重视,还没有意识到航海的重要性。打不过咱就招安吧,想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郑一官他是商人起家,有利可图咱就干,当官好咱就当官,当海贼好咱就当海贼。他当时一琢磨还是当官过瘾那就当官吧。 这个官真不小,是明朝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总兵。总兵是什么概念?咱们都知道吴三桂是山海关总兵,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断送了大明王朝。一个总兵的影响力就这么大。郑一官也是个总兵,影响力当时跟吴三桂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后来清朝经过萨尔浒之战,把明朝彻底给打灭火了,国运都给打没了。郑一官也看到了明朝明显干不过清朝,清朝这时候派多铎贝勒去诱降他。郑一官这个人首鼠两端,他从小没怎么受过孔孟之道的教育,对忠君爱国没什么心理包袱,那谁强我跟谁呗,就投降了清朝。 他投降了他儿子可没投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儿子郑成功从小接受的那可真就是国家正经教育,正经地进私塾学习,然后到点考秀才、考举人,后来还进了南京国子监,还娶了当朝的吏部侍郎的侄女当老婆。所以说他对国家的忠诚度远远胜过他的父亲。郑一官跑去投降大清了但是他的儿子没有。郑一官的儿子郑成功追随当时的割据政权小南明,接着跟清朝干。郑成功领着他老爸的手下跟清朝打仗,在南京打了一仗,但是明显打不过,就撤退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再图东山再起。 因为他抗击清朝的英勇表现当时明朝南明的永历皇帝非常感动,给他封了个异姓王就是延平郡王。咱们看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还有金庸的小说《鹿鼎记》里面台湾的办事机构不都叫延平王府嘛,就是这么来的。郑成功就决定退到台湾,把台湾当做自己的老巢以图日后反清复明。但是这个时候台湾是被荷兰人占据的。郑成功心说跟他们干。因为荷兰在台湾统治期间实行的是高压统治,残酷地剥削台湾当地老百姓,老百姓早就怨声载道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老百姓配合郑成功像欢迎王师一样欢迎郑成功的到来,军民同心赶跑了荷兰侵略者。 那郑成功无论他的动机怎么样他的行为毕竟是赶跑了异族侵略者让台湾回归了中华正统。所以说他是民族英雄一点都不过分。 蒋述丨台湾从自古以来讲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i/20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蔡英文发动突袭,台湾民众陷入恐慌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