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逻辑金融创新是如何在过去30年创造
文/陈嘉伟 80年代整个中国大陆的GDP还比不上一个台湾省,但到年广东一个省的GDP就达到了10.8万亿,远超台湾的4万亿。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公司,那么我国在过去四十年就是一个超级成长型公司,那么背后有哪些因素带来了如此高速的增长?今天聊金融,看看金融是如何创造财富的。 金融的本质,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看一个例子,城市发展: 一块城郊地,过去是某个农民的耕地,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变成了城郊地,假设有关部门以50万一亩征收了这片地,做好三通一平后,以万一亩卖给了开发商,开发商盖成楼房,总面积2万平方,以每平米1.5万元卖出去,总共卖了3个亿。 在这个模式里,农民赚钱了,有关部门赚钱了,银行,开发商也赚钱了,我们把这个模式叫做城市化的造富浪潮,这个模式为中国创造了多少财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年到年开发的商品房总面积为亿平方米,如果加上年之前的,农民自己盖的房子,拆迁的房子,北大的统计数据是亿平方米。即使按照亿平方,每平米元算,价值就是万亿。 也就是说过去几十年,光一个房地产行业就为中国创造了万亿以上的财富,如果你拥有房子,不管是一套还是多套,你都拥有这个总额中的一部分。 但是这么大的一笔财富40年前却不存在,虽然土地一直是存在的,但40年前所有的土地都是不能交易的,因为所有的土地都是国有的,所以那时候土地虽然是资产,但却因为不能交易,不能变现,就没有办法变成财富。 那这个过程是怎么创造出财富的呢? 第一步:资产证券化 改革后,土地的所有权虽然不能买卖,但却通过创新性地把土地未来几十年的使用权拿出来拍卖,按照使用性质不同分为50年,70年,每片土地都拥有了国土证,房产证,这个过程叫做资产证券化。这些土地变成了房子,可以居住,可以出租,就可以产生现金流了。 第二步,交易 有了国土证,房产证,就可以交易了,交易产生了价值,通过资产证券化把土地,矿产,森林,湖泊等等死财富变成了可以流通,交易的活财富。 这个过程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首先需要思想理念的突破,过去国有土地不能买卖,如果不能在理念上突破,那么全国所有的土地就永远是死资产,就不能变成财富,这个理念的突破,就是“姓资姓社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所以改革首先需要理念要先突破,理念突破了,其实方法并不难,欧美几百年的历史可以提供丰富的经验。 第二个例子: 小陈有一个非常好的技术,他打算创立一个公司来商业化运作,但需要启动资金万,于是他找到了一个天使投资人,在详细阐述了他的技术,商业计划之后,天使投资人被打动了,给了小陈万,占股10%。之后项目启动,但还是很缺钱,于是又进行了一系列融资,项目越做越大,最后上市了,上市前总共融资了2亿,上市后这个公司市值50亿,第一个天使投资人的股份稀释到只有2%,但总价值达1亿,相比他最初投入的万,他获得了50倍的回报。 小陈创富的模式在现代社会司空见惯,乔布斯创立苹果,马斯克创立特斯拉,马云创立阿里,等等,他们背后都有天使投资人,以及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他们创立的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巨额的财富。 这种创富模式有多厉害? 以康乾盛世为例,根据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研究数据,乾隆时期国库一年的收入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亿人民币,而现在一个最普通的上市公司市值都超过10个亿,A股总市值超过万亿了。 楼市创造的万亿,加上股市的万亿,总共万亿财富,平均分到14亿人,每人就有21.4万元,而这在40年前是不存在的,那时候土地是死的财富,股市更是不存在,这就是改革开放后现代金融创新带来的财富效应。 过去老百姓其实也非常勤奋,为何创造财富的能力和现代社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因为过去没有资本市场,老百姓所有的财富都是来自当下的劳动,但是现代人借助发达的金融市场赚的不仅仅是当下的钱,更是把未来的现金流变现了,我们以20倍,40倍,甚至倍的市盈率购买某个公司的股票,看中的是公司未来的发展,对公司来说,本质上就是把未来的现金流变现了,变成了现在可以发展的现金,也变成了当下可以交易的财富,所以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在上市后才可以获取巨大的财富,这些财富其实是来自未来,而不是当下,这和过去只依靠劳动赚钱有巨大区别。 金融对个人也很重要,可以向未来借钱,信用卡就是典型,这个月本来你已经变成了月光族,月底没有钱了,你可以刷卡临时过渡一下,下个月发工资再还。这和资本市场的本质是一样的,把未来的收入提前到现在使用,当无数的消费者都这样做,他们拉动了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财富,整个社会更加富有了。 所以,金融创造财富的逻辑有二个:一个是把土地等死财富通过证券化变现,另一个是通过金融市场把未来的现金流变现。 这二种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第一个模式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农民,出售土地的部门,银行,开发商都赚钱了,但是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最后一定有一方要承担所有的成本,这最后一方就是购房者,不包括那些中间倒房者,而是那些用未来几十年收入分批还房贷的普通购房者。 买地,买房的资金是来自银行,是间接金融模式,属于借贷关系,借钱是要还的,所以借的钱越多,对未来的透支的就越厉害,而且当杠杆率达到一定的程度,风险会急剧上升,个人如果还不了,那么房子就会拍卖,但如果很多的人都负担不起房贷了,那么就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了。 对公司也是如此,比如恒大地产,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通过高杠杆狂飙猛进,销售额超过了老牌地产商万科,但负债率高达1.9万亿,每年光利息就需要几千亿,这么沉重的负担最终把整个公司带入一触即溃的危险境地,如果不能度过难关,会给金融机构,购房者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这种模式带来的高杠杆率对金融系统和国家都会带来很大风险。 除了金融风险,房价太高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会透支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 目前房价是否太贵?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按照国际惯例来说,房价是国民年均收入的6-8倍 以上是年一线城市的人均收入和深圳的房价,深圳人均收入1.26万,一年收入是15.12万,还需要缴税,五险一金等,拿到手估计80%,也就是12万左右。每套房子按照80平方,均价5万,总价万,需要33.3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远超过国际标准6-8倍。 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是把未来几十年的收入提前消费了,因为购房者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构成的,他们是构成国家的基石,所以,当房价炒的太高其实就是透支了国家未来的消费能力,透支了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 最近30年经济增长一个很大的动力来自城镇化,中国每年城镇化率大概1%,即每年大概有1万人从农村搬家到城市,80年代80%的人口住在农村,现在城镇化率接近60%,这30年大概有4亿人来到了城市,他们加入城市后,他们需要买房,买车,他们的衣食住行促进了消费,是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 但是当房价太高,很多人就买不起房子了,本来剩下几亿人进城会继续给经济增长带来强大动力,但房价会导致城市化进程放缓,经济增长的动能就会下降很多。 所以,房价最近20年不停上涨,表面是创造了巨额财富,但目前矫枉过正了,存在很大问题。 我们再看另外一种金融模式——资本市场,这种模式下,无论是一级市场中的风险投资人给创业者投资,还是二级市场买股票,都是属于直接融资,是不需要还的,因为这是风险资本,成功了有巨大回报,失败了因为不是借贷关系,不会产生负债,就不会产生金融风险。 这种模式有二个巨大的优点: 第一,可以极大地进科技的发展,而科技是提高生产率最核心的动力,并且科技对生产率的提高是没有尽头的,以美国为例,从年建国到现在多年,为何能成为全球第一强国,核心动力就是科技和金融的配合。 二百年来美国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财富浪潮,都是实业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比如年修建的伊利运河,那时候州政府非常穷,资金就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募集到的,大多来自民间,再到后来的覆盖全美的铁路网络建设,电力电气革命,汽车,飞机带来的工业化浪潮,半导体,芯片,互联网带来的科技革命,每个财富浪潮的背后,都离不开华尔街金融资本的支持。 第二个优点,是巨大的创富效应。 美国历史上所有的科技公司都是个人创立的,比如当前美股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苹果,以及谷歌,特斯拉,亚马逊等,创立者当初都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当他们的创意得到了资本的认同,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一步步做大,一个又一个创业者激动人心的财富故事,制造了巨大的财富效应,激励着无数有才华的年轻加入创业的队伍,他们中即使只有万分之一成功,也会为整个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代又一代创业者推动着产业的发展,他们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美股几十年长牛最核心的原因。 但目前,我国实体经济的融资主要是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实体产业的资本中,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占了80%,而来自股市的直接融资只占了20%。从上市公司银行的利润也可以看出,年所有上市银行的利润达到2万亿,而所有上市公司总利润才5.34万亿,银行利润达到了近40%,银行是中介机构,他们的利润来自实体经济,银行这么高的利润,显然银行成为了实体经济巨大的负担,这显然会压制实体经济的成长。 好,聊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传统金融存在不少问题: 1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导致房价过高,带来了很大的金融风险 2同时透支了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 3银行利润太高,压制了实体产业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好股市,那我们自然要问几个问题 第一,为何来自银行的融资比例为何这么高,为何银行的利润这么高? 第二,为何房价这么高? 第三,为何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好? 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其成本端来自储户的存款,利润端来自放贷,以一年期活期为例,储户的利率为1.5%,而银行贷款出去的利率低的也要5%,贷给房地产商高达8%,加上隐性成本可能要10%,中间的利润差少的都有3.5%,这在全球都是非常高的,所以上市银行业的利润加起来高达2万亿。 我们在聊市场的文章中说,如果行业利润很高,在一个开放的自由市场中,就有竞争者加入,供给增加,价格自然下降,但银行目前只有存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竞争,而在贷款利率却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规定。 第二,为什么我们的房价会涨到如此离谱?这里有很多原因,但我们可以利用常识分析,房子最主要的成本是土地,税收,建安成本,开发商利润组成。 很多人认为开发商赚了暴利,我们可以看看上市公司中地产商的净利率,以万科为例,这是中国最优秀的地产商 其净利润率只有9%,这个利润率其实很低,远远称不上暴利,比如茅台的净利率为53%,而且万科的利润率这些年一直是下降的,要知道房价可一直在涨。 如果钱不是开发商赚走了,那为何房价年年上涨? 答案是土地的价格在不断上涨,体现在土地出让金上就是不断上涨,以上海为例,年上海土地出让金为亿,到年为亿,十年增长了近2倍。 这是年全国前50强城市土地出让金和出让面积,总金额为4.2万亿。 从单价看,上海土地出让单价为1.69万/平方,是房子中最大的成本项目。 总结一下,过去几十年,通过金融创新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取了太高的利润,在实体经济的融资比例中占比过大,因为银行的利润是实体的成本,所以银行利润过高对实体经济造成很大的负担。 所以需要金融创新,方向就是要把银行利润率降下来,实体经济负担才会减轻,这需要通过引入市场化竞争来降低银行利润率,不能让银行在政策的保护中活的太滋润, 同时,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导致房价过高,透支了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还造成很大的金融风险。 金融和实体产业的融合,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尤其是科技和资本市场的融合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效应,而且是没有尽头的,所以未来我们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科技力量,这是我们未来百年最强大的财富增长动力。 年1月14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i/19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贵州兴义十大人气旅游景点盘点下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