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拍档-许冠杰02:12来自血涩路西法

有好听的音乐哦!!!

▲↑↑点击播放↑↑▲

年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在中国香港地区创办电影奖项,名为: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KongFilmAwards)。和奥斯卡金像奖一样取名为“金像奖”,从一开始就展示了创办者对这个活动的眼界和雄心,寄希望成为华语影坛自己的奥斯卡。从此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年创办)和台湾电影金马奖(年创办)并称为华语三大电影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每年举办一届,一般于每年3月至4月在中国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颁奖典礼。(遇到不可抗力的原因除外,例如今年疫情原因)

年3月9日,第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举办。

方育平此人很牛,《父子情》是其执导的首部影片,就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和导演奖,从此一鸣惊人,此后还拿下了第3届最佳电影和导演奖和第6届最佳电影奖以及各种国外电影奖项,是香港影坛80年代最著名的文艺片导演之一。影帝颁给“冷面笑匠”许冠文,他在《摩登保镖》中将小人物在当时香港经济腾飞、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的下层民众生活,以喜剧方式表达打工仔劳苦与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后桂冠颁给了惠英红,其实她给我的印象最早出现在各种女警霸王花的系列影片以及后来《心魔》《僵尸》中的母亲形象,但其实她早期参演过多部邵氏武打电影,是邵氏“打女”之一,《长辈》亦是此类影片。

由于该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是第一次举办,更像是一次行内人的聚会,奖项不多,程序也简单,不过也胜在没有后来的诸多掣肘和定势,干净利落地把影后颁给了动作片,影帝颁给了喜剧片。虽然当时的金像奖还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是依然使得很多电影人受益匪浅。

好了金像奖简单介绍到这里,下面回到我们的正题,年年度十大票房排行。

注:数据来自百度百科

1.最佳拍档(导演:曾志伟林岭东刘家良主演:许冠杰/麦嘉/张艾嘉/石天/古嘉露/)

新艺城的扛鼎之作,《最佳拍档》系列共出了5部,为新艺城赚够了名声和票房,片头的响起的:“最~佳~啊~拍档”,是童年深刻的记忆。

本片是系列的第一部,又名《最佳拍档之光头神探》,是许冠杰离开兄弟后的首部作品,与光头麦嘉搭档再带上张艾嘉在片中极尽搞笑之能事。导演里曾志伟负责搞笑桥段的包袱设计和统筹全局,林岭东负责故事构架与情节叙述,刘家良则负责片中动作设计,三人齐力将这部集悬疑、搞笑、动作与冒险的拍的是创造与娱乐性集于一身。

虽然本片有效仿之意,但许冠杰的鬼马花痴、耍帅扮蠢双能;麦嘉的大愚若智、光头笑料百出;张艾嘉的女警男人婆形象,-再加上有意加入的本土喜剧桥段设计和光头的山东话国语配音(国语版),使得本片构思天马行空、搞笑但不庸俗。

本片是香港电影首部超过万票房的电影,达到万,这一纪录直到2年后才被打破,而且还是本系列第3部,所以可见本片当年在香港的受欢迎程度。新艺城也在本片名利双收之后,在四年内又拍了3部续集,票房也都非常喜人,除了89年拍的最后一部续貂之作,是香港电影最成功系列电影之一。

2.龙少爷(导演:成龙主演:成龙/元奎/冯克安/陈惠敏/郑康业)

首闯好莱坞碰壁了的JackieChan,在沉静了1年后再次带来这部自导自演的龙式风格功夫喜剧片。回到香港的成龙不再受到掣肘,大小事全都介入(包括编剧),成家班全员参与、倾力奉献。

成龙饰演的阿龙是虽然厌学骗父、吃喝玩乐、追女捣蛋,不负“龙少爷”这名头的纨绔子弟,但心中自有正直之念,路与不平之事拔刀相助,得知程公公贩运国宝,仍能不畏强权,和兄弟们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打败了敌人,最终让国宝归还国家。

本片还没有形成后期那样非常突出的主流形态的风格,主角生性顽劣却同时深明大义。剧情设计和动作设计更胜从前,武打精彩之余又诙谐幽默,其中对粤语地区的两项传统群众体育:踢毽和抢包山有极精彩的表现,尤其踢毽一场精彩程度不下职业球赛。

当年票房达到万,是成龙从影至此票房最高的作品,这个虽性格、行为上有些小缺点但嫉恶如仇、拼命不服输的形象和风格也成了成龙日后征服香港乃至世界的制胜法宝。

3.难兄难弟(导演:麦嘉主演:石天/吴耀汉/叶丽仪/钟楚红/劉詩康)

麦嘉执导、黄百鸣编剧、石天主演,又是新艺城创始三巨头通力合作的作品,有着深刻的新艺城风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i/1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