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教育领先大陆十年
北京皮肤科医院地址 http://m.39.net/pf/a_4659317.html 作者:淡化 “台湾的教育领先大陆十年”,这是在台湾行中听到的一句话。听到这句话时,我大脑中产生了一个问题:句子中的“教育”是指什么? 现在随处可看到和听到人谈教育,因为它可深可浅,可广可窄。我们谈到这个词,有时指对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时指体制内的教学,有时指升学制度,有时指政府的教育设计,有时指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时偏重于人内心的成长……总之,当我们谈教育时总是有一个范围的指向。 我在行程中说:短期的活动和培训不是教育,教育一定是长期影响的结果。另一个人反问:驾校的培训算教育吗? 这两句话中的“教育”显然不是同一个意思。我话中的“教育”肯定不是泛指,我强调的是对一个人内心的影响,重点是精神层面的。后一句话中的“教育”是指技能的培训。 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会有不同的内容,所以逻辑学中有“偷换概念”的内容。 在台湾行中,我有几次有意要发言的人对自己所提到的词做解释,这种做法甚至影响到了交流的顺畅,但我很坚持。我当时的想法是让同学们体验了解发言者所用的词具体在表达什么是很重要的。 回到行文第一句话。就我的经验,我很难理解“台湾的教育领先大陆十年”。第一:“领先”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个评价标准,我不清楚这个标准在哪里。第二:“十年”这个时间是如何确定?虽然我明白这不是指具体的时间,只是表示差距很大,用很多年才能赶上。 我对台湾的教育了解不多,只能说窥到一斑。但从得到的信息看,台湾和大陆在教育的很多方面是有差异的,比如教育的设计、择优的具体方式、教材和教辅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定、评价的细则……也有很多相同的内容,比如各种辅导班、宣传学校升学成绩、书店里满架的教辅、必须应付的死记……这些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的内容。主流教育体系看,我很想知道差异中的领先是指什么。 非主流的教育在台湾也有,我们这次去的五味屋算一个。这个项目是让偏远地方的孩子通过“五味屋”这个平台受到非体制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是生活中的教育,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进入社会。非主流教育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存在,主办机构或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它使得一些人多了选择的机会。在众多非主流教育中,我很难判断谁比谁更好,除了明显违背人性的项目。所以我也很难接受某种教育领先别的教育的提法。 我觉得教育就像鞋一样,不同的教育适合不同的人。从大的层面说,好的教育是指能提供更多可能和提供保底的教育的机制,从小的层面说,好的教育就是适合自己的教育。 从古至今,教育理念不断翻新,基本的内容其实没变。就政府层面是想培养和选择自己需要的人,就家庭的层面是想培养自己理想中的个体,就教育研究者的层面就依自己的角度各有说辞。 说“台湾的教育领先大陆十年”这句话的人肯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们也可想想自己对教育的评判标准有哪些。 在台湾行中,我们还谈到一个话题:如何看待价值观输出?有个同学说:从输出者看肯定是有必要的,从被输出者看不好说,因为可能会感受到被迫接受。然后问题延伸到了政府对民众价值观输出、家长对孩子价值观输出……同学们开始觉得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了。从教育角度,价值观的输出是避不开的一个内容。所有教育者都在输出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哪种价值观是好的呢?我想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认同的价值观是好的。当年吃人血馒头的人也会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好的…… 今天上午我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教育这个词的起源就是有权的人对所管理的人的一种带有期望和规范的行为。政府对民众的教育、公司对员工的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周围不少人在谈论什么是好的教育,我觉得好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教育者对自己的期望和规范更重要。自我教育中很重要的是扩展视野、自我更新,封闭和缺自省的教育者是做不好教育的。 这就是我现在对好教育的一点理解。 END 延伸阅读:台湾实验教育一窥 老师,你会不会回来 杨东平:台湾教改20年 作者:淡化 (“成都阿简”仅为赞赏帐户) 编辑:Lee 成都阿简所有赞赏捐给成都书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i/16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路线去台湾必骑的8条短途线路,美哭了
- 下一篇文章: 夜猫TV港台中天电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