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请你告诉我厕所的门在哪里
▲在台湾,这种没有门的厕所令游客感到尴尬。 (图片来自网络) “洗手间,就在对面”,餐厅服务员用手一指。 刚用完餐,几个内急的朋友立刻快步奔去。到跟前一看,这间厕所却似乎有点不对劲。首先,它不分男厕女厕,左侧有两个供男士使用的小便池;而在其右侧则有几个隔间,供女士使用。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这间厕所—— 没有门!没有门!没有门!重要的事情必须说三遍。 厕所与马路之间,没有门,甚至也没有墙。男士便池与女士隔间之间,也没有门,没有墙。身后、身边女士来来往往,如厕的男士只好尽量把身体往左倾,以免“春光外泄”。 这是年秋天,晶报驻台记者在台湾台东县绿岛乡亲身经历的一幕。作为一个频繁往来两岸的大陆人,对台湾一些政客、媒体言之凿凿的“大陆人上厕所不知道关门”早已习以为常,但有时候还是忍不住想反问一句: 请告诉我,厕所的门在哪里? 大陆人与“厕所门”一个古老的传说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上厕所关门”成了一些台湾同胞谈及大陆人时,甚至谈及两岸关系时频繁提及的一个词语。 太久远的事情已很难考证,近年有据可查的提出“上厕所关门”说的台湾知名人士有2位。 一个是台湾政坛风云人物、现任台北市长柯文哲。 柯文哲说这番话时还是台北市长参选人,他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当超过99%的大陆人上厕所会关门的时候,再谈统一也来得及。” 另一个,在大陆的知名度比柯文哲有过之而无不及——著名音乐人陈升。 陈升对这个话题表态的时间与柯文哲相差不远。当时台湾刚刚发生以反服贸、反大陆为主题的“太阳花学运”,社会上充斥着对大陆的民粹情绪。陈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有很多大陆朋友,我也很喜欢他们;但我常跟他们讲,等你们上厕所会关门的时候,我再跟你们谈统一。” ▲年,陈升穿市井,扮老厦门 一个政治人物,一个乐坛大佬,不约而同地指控大陆人“上厕所不关门”,并且将其与“谈统一”这样的两岸关系大局联系在一起。这个原本属于生活范畴的事情,顿时成了两岸之间的一个敏感话题。 每当两岸之间有一些民粹的碰撞,两岸的网友在各大网络论坛上唇枪舌剑,时常有一些偏激的台湾网友来一句:“你们大陆人上厕所都不关门”“先学会上厕所关门先”……顿时让众多大陆网友“躺枪”。 不同的生活习惯取决于不同的条件与环境2当台湾一些媒体、政治人物言之凿凿地说,某某人在某时某地看到陆客“上厕所不关门”,进而引申为“素质”问题时,作为一个大陆人,我的心里总是很不舒服,并且对一些大陆同胞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不知哪个名人说过,厕所文明,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晶报驻台记者不能不承认的是,现阶段台湾社会在这方面平均水平要高于大陆。 但是,这种差异是否意味着大陆同胞的“素质”就那么差,以至于只能望台湾同胞之项背呢? 其实,未必可以那么简单化地解释。 晶报驻台记者的朋友、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台湾学生张立齐有着自己的看法。“人的行为,取决于习惯”,张立齐说,今年初刚在内蒙乡村支教的他,对大陆基层一些地方的卫生条件有着切身的体会。 张立齐说,大陆农村很多地方还是使用旱厕。而旱厕本来就没有“门”的概念,因为需要通风、驱苍蝇;即便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很多人用上了抽水马桶,但是传统的如厕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即使有门也习惯于开着透气。而台湾很早就普及了下水道和化粪池,厕所基本上都使用冲水马桶,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见过旱厕,因此也就很难理解和接受与之相关的如厕习惯。 “只要多了解实际情况,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是因为使用设备的不同而形成的习惯问题,根本就不是所谓文明、素质问题”,张立齐说。 当然,在城市长大的大陆年轻人绝大部分从小就使用抽水马桶,如厕习惯与台湾同胞基本无异。“但是不少台湾人对大陆的认识比较片面”,张立齐说,他们不太理解大陆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容易受舆论影响,以偏概全地认为大陆人都是“上厕所不会关门”,并且简单化地归结为“素质”问题。 “现在国家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张立齐说,只要基本建成城乡下水道系统,普及冲水式厕所,所谓“上厕所关门”终究会有一天在大陆不再是个问题。 台湾,无门可关的厕所也不少首先,你得先安个门!3虽然对“素质”说并不以为然,但是,晶报驻台记者认识的在台湾的大陆人,大多数人在生活中还是戒慎恐惧,特别是如厕之时,更是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被台胞抓住“上厕所不关门”的现行。 但是,很多人却随之感到了困惑——你在台湾,真的很难做到每次上厕所都“关门”。因为,很多厕所,根本就——无门可关。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几个大陆人对着那没有门、几乎露天的便池踟蹰不前,片刻之后看到当地男男女女安之若素地前来如厕,才敢放心使用。 这样厕所无门可关的情景,晶报驻台记者已经不止一次经历了。不久前,在台北新生南路一家小餐馆与几位朋友聚餐,两瓶啤酒下肚,不久就有些内急,根据服务生的指引,来到楼下找厕所。 来到厕所门口,不禁稍稍吃了一惊:这样“简约”餐馆洗手间,晶报驻台记者即便在大陆也很少见到——它没有门,只有一条勉强遮住大半个身子的布帘,狭小的空间刚好容得下一个便池和一个身位。外面咫尺之遥,就是男女食客觥筹交错的声音。 说实话,那一刻晶报驻台记者有心另找一个能关上门的厕所,但实在没有把握憋那么久,只好克服心理障碍完成了这次“出恭”。 事实上,这种“厕所的门在哪里”的困惑,在很多来台湾的大陆人身上都发生过。晶报驻台记者在一个网络论坛上,看到过一个网名为“南海冰川”的大陆同胞发表的帖子,讲述自己在台湾旅游时上厕所的经历。 “南海冰川”写道:“在高雄至垦丁路上,台湾导游“阿鹏”非常贴心地让全车大陆游客下车‘方便’。我兴冲冲来到厕所一看,目瞪口呆,厕所居然没门。不仅如此,女士上厕所,还必须从男厕所进。天啦!大公路旁,车流如织,让我等想上厕所的人无门可关。尿急,忍无可忍,等不及所有女士‘方便’完毕,掏出‘小弟’撒欢,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最后,“南海冰川”语重心长地写道:“让我等大陆人上厕所关门,你台湾厕所得安个门先!” 厕所的门可以关上心灵的藩篱须得打开4由于两岸长期的分离,两岸人民之间存在着太多的误解。而这种误解,又派生出诸多偏见。 关于“上厕所关门”的话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大陆人上厕所都不知道关门,多么没素质”,一些台湾人这么认为,甚至有一部分大陆人也随声附和。 “我倒是想关门来着,可你得告诉我厕所门在哪!”一些大陆人反唇相讥。 这样的口水战,不会有赢家。久而久之,厕所的那扇门,就成了两岸人民心中一道无形的藩篱。 其实,我们应该试着理解,不同的生活习惯是由不同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决定的,不能简单粗暴地用素质高低来解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卫生环境的改善,“上厕所关门”终有一天在大陆将不再成为问题。 而大陆同胞也无须为“台湾厕所根本没有门”而冷嘲热讽。其实,那也是有原因的。据我了解,有的确实是因为地处偏乡条件有限,有的是厕所设施不全,但有些厕所是因为标榜“性别友善”,为避免变性者、跨性别者如厕尴尬,而刻意消弭男女厕界限,甚至不惜让男性如厕者冒着牺牲隐私的风险。这样的理由,你可以不认同,但还是要试着去理解。 厕所的门关与不关,其来有自,见仁见智。但是,心中的藩篱必须拆掉,否则,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就无从谈起。 《台湾,请你告诉我“厕所的门”在哪里?》 作者:马骥远来源:晶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7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16张照片证明台湾新闻比综艺节目还有
- 下一篇文章: 台湾问题十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