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书会】读了《台湾教育的重建》&n
【周末读书会】读了《台湾教育的重建》&n
点击上方“校长会”可以订阅哦! 文 合肥市55中王纪军 我每日来到学校,首先拿起话筒,催促大家打扫卫生,然后检查卫生,然后上早读,然后上课,然后带领大家来做大课间,再然后,改作业,下午,还有两个不听话的小朋友要收拾,收拾完了,过两日有个活动要办,抽调一群同学来做个排练……日日如此,如果学校是我家,那么我就是一个勤劳的家庭妇女。 非常感谢我们现在的校长,在琐碎中,总不会忘记发两本书给我,让我在琐碎中,不时有点灵光乍现的发现和喜悦。 上学期所读台湾黄武雄先生的所著《台湾教育的重建》一书,读完之后,颇有些心得,愿意以我的视角,结合我的工作历程和大家分享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黄武雄先生曾经是美国学者,回到台湾后,有很多头衔,任职于台湾的教育部,也曾在各个学校试教过,也是台湾学运的推动人物之一。在我看来,这些头衔中,最为准确的是教育民主运动者,因为作者一生所做所求,正是为了追求教育的改革。其实任何时代,改革都非易事,若非社会强力之需求,是不大可能变革的。台湾和大陆社会环境毕竟不同,在台湾40多年的专制独裁、文化戒严忽然地民主化之后,台湾从一个专制化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民主极端。想要获得台湾的改革成功,只要有民意支持,那么政治人物自然争先恐后来当民意代表,民意很容易转化为政治行为。所以,黄武雄先生,致力于宣传他的教育理念,并在学运中提出了废除联考,广开社区大学等教育改革措施。 《台湾教育的重建》一书大致记录了学运发展前后的教育状况,作者的利弊分析,以及改革的大致内容,少量对于具体教育教学方法的观点和意见。其中许多的观点或者希望,并不适用大陆,毕竟,和教学一样,改革也是要因地制宜的。但是,对于帮助我们认识教育的性质很有裨益,或许值得我们思考,有助于我们改进工作的方法。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在我读书的年代,当时提出的概念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因为是劳动者和接班人,所以,我们那个年代,读书考上了,似乎就和工作挂钩了,考得越好,工作就越好,收入、地位就越高。到了后来,不包分配了,对于读书的我们,瞬间觉得人生都崩溃了,寒窗苦读十多年最终没有个好工作,当年宣扬的教育的意义如今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个骗局。记得当年港星邝美云因为过早投身星途,耽误学业,有记者故意问及她读书时代成绩的时候,她说,我当年读书成绩不好,那些成绩好的,现在正在我的公司打工。这句话,在港台并不被太接受,但是在大陆被许多人翻用,用以嘲讽读书无用——读书好的,未必是赚钱多的。当读书这么高雅的事情,都已经跟钱多钱少挂钩的时候,当教育的意义在于金钱多少,这教育已经变得庸俗了。但是,且听,黄武雄先生的解释:读书的目的,在于免于恐惧,开启民智,在于正确地自我认识,便于改变自己。详细点解释:我们因为对于世界充满未知,因为无知我们才会愚昧,因为愚昧,才会迷信。而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感知未知的世界,避免了愚昧和迷信。读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我们才会做出合乎自身地位的举动和行为,避免自己受到许多无谓的伤害,只要这社会在发展,未知还在产生,读书便是无止尽的。所以,读书和工作是无关的,和金钱也是无关的,只是自我发展的必须。这种解释之下,读书是多么伟大与高尚,读书本是成长自我,不为外界所束缚,读书是为了不自陷愚昧,为自己能看懂这世界,这样,终生学习何尝不是应该的。 其次,关于教育的改革。其实,只要社会在发展,改革便是永恒的话题,因为社会不会适应教育。改革频率越高,下次改革的幅度越小,若是长期没有改革,那么一次的改革往往便是伤筋动骨的大动作。教育的改革很复杂,黄武雄先生认为无外乎两个层次,都是包括教育内部目标、方法、评价的改变和国家层面资源和权力的再分配。台湾教改前的问题很多,如今实现了部分,而且效果很好。我不想举例说明,网上大家可以很多渠道来比较。 在我执教20年的生涯中,我工作过皖北的学校,也工作过广东的学校,既工作于农村的公办学校,也工作于新兴的庞大的私立学校、城市学校,经历过学校多了,见识的故事多了,我想我或许有点对于现在学校管理模式的一点个人见解。我最初毕业的时候,分配在一所农村的中学,记得初次入校那天,是个雨天,校园破烂不堪,本是令人悲凉的事。除了几个班主任们,教师们有的聊天,有的闲逛,有的在挑大粪浇菜,这一切,都和我学生时代当教师的样子差距甚大,其时理想凋落的心态悲凉难以言表。如果说这是农村学校的生活常态,那么工作中,基本也是和生活一般地休闲,至于随意调课、脱岗,算不得太稀奇。难得上级有一次教研的任务发布到学校,中年教师们立马众口一致:你们年轻人,应该去锻炼锻炼。每次铩羽而归,安慰的话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这个里面太黑了,我们没机会的。但是一旦有了评优晋级的机会,中老年的老师们争先恐后,基本上没有我们的份了,校长安慰我们的话是:他们年龄都不小了,你们还年轻,以后机会还有的是。这样的环境培养下,几年之后,我已经变得和我曾深深鄙视的教师们一样,事情不想做,牢骚比谁都多。这样的学校,若想有所发展,一要资格够老,二要敢掀了校长桌子。或许我以偏概全了,但我常常怀疑这是中国部分学校的常态,成长不是靠能力的,这样的学校培养不出心理健康的教师,只是摧残我们最初正确工作观的坟场。 大家或许知道安徽有个毛坦厂中学,除了毛坦厂中学外,安徽私立学校发展最鼎盛的地区是我的故乡肥东县,在这个百万人口的县内,学生数过万的大型学校不少于四所,接近万余人的私立学校共计十来所,学生来源不止肥东境内,县内公办学校除了一两所占据地利和管理优秀的,其他的全线崩溃。我曾经在其中一所大型私立学校任职,其间,给了我许多公立学校所无法给予我的经验和感受。第一、私立学校的教师收入在年左右,便可以-元,但是每一分钱都是课时和成绩换来的,白天要代课,晚上上晚自习,周末和假期参加学校的辅导班和招生工作;第二,我的最高节数是每天带7节课,下课便是匆忙改作业,聊天是同时进行的,但是这却不是很累,忙碌中有快乐,相反,无所事事,养老待死才是从精神到肉体对人生的折磨;第三,教师的去留,是由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我相信学生的评价更客观,理由是我专业揍人二十年,从没有反抗和恶劣后果,甚至今天是许多三十来岁人的好朋友与恩师;第四,两年的时间,我被学校提名为教导处副主任人选。我有公办身份,不可能长期任职私立学校,但是,这种赏识,使我想起古人一句话:知遇之恩;第五,我初次代课的时候,我的费用是25元/节,肥东二中教师是50元/节,合肥46中教师是元/节,它使我明白,当我的学校是垃圾,其实学校的每个教师都是垃圾,除非你有机会证明自己。这些经历和感觉,我敢说,很多公办学校老师没有我体会那么切入肌肤。 我目睹了教师们为了保住饭碗的兢兢业业,我也感受到制度化的冷漠下,同事们互帮互助和唯有来自学生们的温情,许多的令人感动。我大胆做个假设,如果有一天,当私立学校彻底放开,我们的公办学校若是不改革,凭借现有的状态,真的有战斗力吗? 因为有经历,让我对于现在的工作岗位倍感珍惜。黄武雄先生关于教育改革措施有一句话——师资反淘汰是教育改革的毒瘤。我们的上级机关掌握着学校的财务、人事权力兼有督导职责,权力在手,自然也就是责任在肩,当学校败亡的之时,误人子弟不说,教师心灵颓废,欲哭无泪的悲伤,可有人体会过吗?那些手握权柄者,可需要引咎辞职吗? 此外,具体教学手段中,黄武雄先生倡导不打小孩的行为,理由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免除恐惧,通过外在的肉体伤害难以改变内在的心灵变化。我倒不完全赞成这一观点,在我20年的实践中,适当的惩戒有他的必需。如果完全没有惩戒,那么前提是你的人文魅力足够维持班级秩序和教学效果。我从不认为惩戒是羞辱,我更多主张适当惩戒是对于自己所犯后果的勇于承担,勇于承担后果的,施加鼓励。我也相信,基本上孩子们的心性是纯良的,今天你的惩罚只要不是羞辱,他就是一种积极的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3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台湾品牌齿轮减速电机那些事
- 下一篇文章: 台湾区10月22、23日【现象与礼物】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