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那些有趣的独立刊物上拾获日常美好
﹣什貨生活﹣ 这是一本来自台湾地方鹽埕的独立刊物,深入鹽埕当地,一年四刊,分别用的主题来区分。这不是一本吃喝玩乐的指南,而是让人们从鹽埕的日常片羽,再回过头来,拾获生活日常的吉光。不是为了歌颂鹽埕的历史,而是要捕捉鹽埕的现在,以及其所汇聚的生活方式。每一期的固定选题有,如台汽国光号服务员,海上修理专家等平凡的小人物。,两代人的经历与磨合,碰撞与新生。选题也聚焦当地文化与小人物,突显平凡生活的奥义与温暖。 什货生活夏住刊,探讨家的构成,的实体往往占据了大部分,但回归本质,家是不具情感,不具形体的。这一期的单元,带大家走进老合安藤椅,看见一把把家中曾经熟悉的回忆。单元,安排两位不同世代,却与鹽埕有着深厚关系的建筑师,回到居住本质,探讨人们在城区的生活与互动。与两个单元,我们拼凑起组成家的细小零件,杂货店,手工铸造钥匙的师傅,低调五金行,和甚至比客户还龟毛的水电师傅。 -Elaineeszine晃晃- 台湾插画师elainee,用自由的笔触和创意,制作了《晃晃》系列zine。作者离职后,想用到处“晃晃”看的生活态度旅行生活,于是取了这个名字。目前总共出版了四期,分别为随意自由的类似手帐风格的画风,黑白印刷和报纸的呈现方式,即使错别字也直接用笔划掉,完全体现了作者的真实,让人觉得轻松自在,又有一些调皮的趣味在里面。 -风土痣- 风土痣是我一直喜欢的台湾独立刊物,是由杂志主编沉岱桦与插画家王春子共同创办,创刊于年,目前已经出版了三期,外加一本特辑。创刊号,01期,02期,特辑。《风土痣》的特殊开本和把海报、报纸装帧在一起的形式,让人眼前一亮,封皮可以单独拆下来收藏,最新一期特辑刊,封皮背面是手绘年历。采用高成本的装帧方式,区别于市面上一般的商业杂志,也更体现了《风土痣》的个性和特别之处。 为什么选用“痣”这个字呢?因为“痣”有标记之意,《风土痣》将风土地域的标记视为土地上的痣,期许生活随着四季晴雨观察农鱼业延伸出的食物、人物、职业、民艺等在地生产文化,并且再多一点关心环绕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人事物,這是发此报刊的期许与期待。當關注風土成為志業,吃一片風土,睡一個下午,《風土痣》從土裡長出來。 -小島刊物- 记录在台湾生活的人,期待透过不同的生活信念,更加喜欢这块土地,并找到更好的自己。小小的一本zine,却充满了对这个土地的热爱,人情味满满。小岛2号(第二期),主题,围绕岛民性格,岛上亮光,岛内冒险展开,把台湾人民对食物的尊重和热情,厨房的温暖,吃的文化,轻松的展现出来。“好吃的东西都想吃个”的心情,也想分享给每一个读者。 当然,也想看看你眼里的风景。在台湾这块岛屿上,每天用习惯的步调生活,有时自信满满有时犹豫迷惘,偶而也想偷看不同的人生旅程。那些和我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过日子的人们,朝著什么方向而努力、用什么方式与环境产生连接、在什么样子的空间行走,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远望这些不一样的人生选择,轮廓都是独立而与众不同的。期待在翻阅无数的风景后,你会发现这座小島更加完整迷人。 ﹣lianyun連蕓誌﹣ 年,「地下連雲」作为一个空间共享的联合办公室,透过各种不同形式对外分享,包括产品、平面视觉、插画、时尚、摄影、甚至空间3D等领域。《Lianyun連雲誌》便是以此为背景基地平台,透过一种纸上的形式传递也散发着更多关于「地下連雲」与朋友们的生活风格与创作经验,分享什么是激发创作者设计灵感的要素与养分,是「旅行」、是「阅读」、是「音乐」,还有「影像」,因此发行了四冊《Lianyun連雲誌》。 “我們不停地思考「設計的創意平台」能為大家帶來什麼?能留下什麼?然而「得到靈感」是在設計的過程中最美好的一件事,所以決定以zine的方式,來分享生活中的靈感來源。這本刊物將以四個面向延伸,從設計相關工作者們的生活經驗與感知,窺視靈感與設計之間的種種可能。” 敬请期待下期专题哟~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14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原来台湾还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全台十大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