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漂台湾妹到估值千万的互联网茶娘,
读而思 duersi 10个月前,一位自称“台湾茶娘”的90后女生背起行囊,带着万把块从距北京近两千公里的台湾南投独自启程;今天,她所创立的山茗公司已经获得了第二轮融资,估值达千万级。这就是来自台湾新竹的彭少仪,她的经历正鼓舞着许多台湾年轻人,将目光投向大陆“互联网+”和大众创业热潮。她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年轻人创业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从办公室茶杯中发现蓝海“互联网茶娘”彭少仪 出生于茶叶世家的彭少仪跟茶有着不解之缘,自小家境优渥的她在新竹家中和南投外婆家的茶山上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却给她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父亲的公司生意暂停,母亲投资失败,股票被套牢,母亲因此生病…….眼看着自己家里把车子典当,房屋抵押,彭少仪“好像一夜之间就懂事起来”,为了给父母分忧,她开始发狠努力,一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 四年的大学生活丰富却无波澜。彭少仪担任过杂志编辑,报刊专栏作家,也曾经和朋友合作创业做教育顾问,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了台湾顶级的猎头公司,虽然一路顺遂,但她充实的生活也会有偶尔的迷茫:“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从事一生的职业?” 她的问题很快有了答案,年7月彭少仪来北京参加了由“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举办的两岸创业论坛。参会期间她发现,在“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万众创新”的新态势下,不论是大陆对创业者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还是大陆青年对创业的热情和投入都优于台湾本地,来大陆创业的念头在她心里萌生了出来。 如果说彭少仪花了几年时间来思考“要不要创业”,那么“创什么业”则无需再想。“我从小就跟茶叶生活在一起,茶对于我来说是就很日常化的东西。”彭少仪说。然而,大多数年轻人对茶文化了解甚少,茶本身承载的厚重文化意蕴反而使人们敬而远之,面向都市白领的办公室茶饮更是亟待开发的蓝海市场,这使得彭少仪下决心发挥所长,做一款“属于年轻人的茶”。 北漂心声:“反正不会死的话,就一切都有可能”彭少仪(前排右二)和她的团队在他们的工作室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创业的过程比她想象中艰难。初到北京时,彭少仪唯一的人脉是她的合伙人,结识于创业论坛上的南开大学毕业生潘忻望;唯一的经济支持是从家中带来的人民币;唯一的落脚点是在中关村附近与人合租的隔板房,“那时都不敢告诉妈妈自己的状况,怕她担心。”彭少仪说。可这些并没有磨灭她的热情,“反正不会死的话,就一切都有可能”,为了拓宽人脉,她开始出入各类创业圈、茶商圈、校友圈;为了了解市场,她花两个月在7家不同的公司蹲点观察目标消费群体,即都市白领对于饮品的喜好;为了打磨产品,她尝试了20多种不同的滤袋和茶叶的搭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摸索,彭少仪最终打造出自认口感与特点都最适宜办公室饮用的茶,她发明的挂耳滤袋加原叶茶冲泡方式——“办公室滤泡茶”也成功申请了专利;随后她逐步组建了自己的团队,结识投资人获得融资,年1月,北京山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来一杯互联网思维的茶彭少仪在展示她和团队打造的滤泡茶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不同于传统茶商的售卖方式,山茗采用了地道的互联网营销模式:产品通过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皮肤病最好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jj/14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藏南3个台湾省中印冲突下被压抑的民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