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蝴蝶ldquo飞rdquo进
栩栩如生、色彩绚丽的孔雀图,风姿绰韵的仕女图、落英缤纷,金光灿烂的立体“花瓶”……一幅幅色彩绚丽、惟妙惟肖的平面蝶翅画、立体蝶翅画作品让人叹为观止,把色彩层次、景物层次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得知这些画是由成百上千枚蝴蝶翅膀拼贴而成的时候,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立体蝶翅艺术作品《繁花似锦》 近日 记者采访了这些蝶翅画作品的作者梁森泉 这位七旬的“蝶艺”大师 痴迷蝶翅画20余年 他期盼海南能发展蝴蝶产业 利用蝴蝶产业独特的观赏性 为海南旅游业添光增彩 今年74岁的梁森泉创作蝶翅画已有20余年,谈起与蝶翅画的机缘,他说一定要感谢海口金牛岭公园。梁森泉是上海知青,年中学毕业后,他跟随上山下乡的青年学生一起,到海南垦区下乡锻炼,后来,梁森泉和太太医院上班。 “来到海南后,我发现这里蝴蝶品种繁多,特别好看。”梁森泉说,因为对动物标本制作有浓厚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制作蝴蝶标本,经常一做就是好几个小时。 梁森泉和他的作品《荣华》年,金牛岭公园开园,梁森泉受邀开办蝴蝶园,利用这个契机,医院高薪的工作,一心扑到自己热爱的蝴蝶艺术中来。 “刚开始在蝴蝶馆展出的是我创作的蝴蝶标本,游客觉得蝴蝶标本太过于单调枯燥,不能满足更多的审美需求。”梁森泉说,从那时起,自己就摸索着利用蝶翅做画。在尝试做平面画取得成功后,梁森泉又另辟蹊径创作蝶翅立体画。 作品《光明之神》 独具匠心作品 卖出百万元 年,梁森泉利用蝶翅制作成立体蝶翅艺术画《腾龙》为国内首创,引起轰动。 从年起,他潜心研究蝴蝶艺术新作。妻子退休后,也加入他的工作室,两人共同创作,有时一忙就是一整天。 目前,梁森泉已经创作了近百幅蝶翅画作品,作品大的有2米高3米宽,而小的仅有巴掌大小。 作品《孔雀》局部图 他首创把蝶翅巧妙地制作在浮雕及立体的画面上,不做任何染色和剪裁,在光线作用下,蝶翅上的磷粉光泽会产生奇异的效果,让五彩斑斓的天然色彩和花纹在立体造型中得到充分的显示。 “蝴蝶本身的色彩是天然的、独一无二的,任何一个水彩颜料也无法调配出这样的绚丽多彩的颜色。”梁森泉说。 立体蝶翅作品《花瓶》 凭借对蝶翅画的创新和独特技艺,他的蝶翅艺术立体画多次获得“蝶翅画”界评出的最高奖项,作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赏识,并卖出上百万元的高价。 他的作品曾参加并获得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获银奖、深圳文博会大赛银奖,在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多次年会作品评比均获一等奖。 拼贴蝶翅画作 气都不敢喘 用一张张蝴蝶翅膀拼贴作画,并不是一件易事。 梁森泉告诉记者,制作一件普通的“蝶翅画”一般需要数百上千片蝶翅,且选材也很讲究,每一片蝶翅都必须大小一致,颜色统一。 梁森泉和他的作品 同时,为了方便保存,前期还要对这些蝶翅进行特殊处理。而“蝶翅画”的制作工艺也相当复杂,需要工匠有很好的耐心和手艺,配合专门的工具,将蝴蝶翅膀一片一片拼接成型,完成一件作品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蝶翅是很薄的,处理之后很容易破碎,有时在粘贴创作时,我连气都不敢喘,稍有不慎就要重新来过。”梁森泉说,在蝶翅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用什么样的蝶翅来展示色彩、构图,都有十分的考究,往往在发现颜色搭配不当,无法体现美感时,他会将蝶翅小心翼翼取下,重新思考,因此他有的作品已经历时4年了还未完成。 梁森泉介绍,他有一个原则,在蝶翅画创作中决不用珍贵蝶种,只取自然界中产量大、容易繁殖的蝶种,从养殖蝴蝶产业中获取,并不破坏自然环境。 盼发展蝴蝶产业 为海南添彩 梁森泉说,他艰辛的艺术创作之旅在海南扎根,对此他感到非常幸运。海南蝴蝶种类有多种,比号称“蝴蝶王国”的我国台湾还多出种,蝴蝶资源非常丰富。 “蝴蝶养殖、蝴蝶园、蝴蝶放飞等旅游观光文化产业,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海南拥有全国独有的蝴蝶资源,完全可以发展蝴蝶产业。”梁森泉说道。 作品《万紫千红》 他认为,海南可以结合蝶翅画艺术作品打造成熟的蝴蝶馆,并以此为海南旅游业增添新的内容和亮点。“蝴蝶产业作为观光产业,可以带动旅游业,带动农户发展蝴蝶养殖,发展蝴蝶产业链。”梁森泉说。 同时,作为蝶翅画技艺师,如今74岁的梁森泉也盼着有人能将他的手艺传承下去。“现在这门技艺后继无人,如果蝴蝶产业能在海南落地发展的话,我相信会有人愿意来学习这门手艺。”梁森泉说。 来源:新海南、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易帆文/图 编辑:粟蕾 值班主任:叶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ys/16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与40万只昆虫的秘密交往ldquo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