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土豪rdquo李欣宇去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加 谁说“土豪”不读书?但爱书爱到手不释卷的“土豪”确实比较少见。说李欣宇“土豪”,是因为他家的藏书数量及水准,在整座西安城里也算“土豪”级别。走进李欣宇家,只消打开几扇书柜的门,各种年代的藏书便大秀起年代的沧桑,和对过往珍贵文史资料的记录,那扑面而来的书卷气,彻底让记者开了眼界。 李欣宇家里除了厨房之外,书填满于各个角落。首先客厅就被改造成了书房,其余两间卧室和阳台,也几乎让书占据了八成多的空间。虽然房子挺大,但家里可真正容纳人生活居住的地方不多,书房里案头办公写字的地方也仅剩下两平方尺,有时李欣宇就埋在成摞书堆成的“窟窿”里做些事情。老婆偶尔笑他说:“你不是给咱家买了个房子,而是给书买了个房子。”的确,因为太爱书,一家人便守着大房子有滋有味地过着“蜗居”式生活。 历史类、古籍类、建筑类、文学类……李欣宇的4万册图书绝大部分以古籍、古建筑类居多。他自豪地说,古籍方面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我都有。因为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李欣宇对记录这片土地的古籍最喜欢,总是把各种古旧的线装本陕西各县老县志、老地图、老相册往家搬。“我的一个收藏门类就是陕西地方的古旧文献,我想把这资料尽量都凑齐,然后自己再出本书。也算是咱给家乡留一个历史资料吧。” 唐代西安姑娘王宝钏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谁知道她的故事半个多世纪前曾漂洋过海去往英国,也曾风行于伦敦的上流社会?有一本毛边小书便记录了这个故事。在李欣宇家的茶几上随手一翻,便是牛津版的全英文《王宝钏》——一本略微泛黄的精装本毛边小书,英文书名为《LadyPreciousStream》,年出版。打眼看去,书中最吸引人的还是书中的插图,那种精致、清丽、典雅是当今出版的图书中极为罕见的,仔细辨认才知全由著名画家徐悲鸿、蒋彝绘制。据说,这本书将西安姑娘王宝钏的故事第一次带出国门,在大洋彼岸颇受 为何在那个年代会出版一部英文版的《王宝钏》,这本书的读者又会是谁?原来,此书出自民国著名翻译家熊式一之手。徐志摩曾说,熊式一是中国研究英国戏剧第一人,也是将中国戏剧带到英国的第一人。他年西渡英伦,根据京剧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故事,将京剧《红鬃烈马》译为五幕《宝钏夫人》在英国上演数千场风靡英伦,继而在美国、爱尔兰、瑞士、荷兰、比利时等国轮流上演,所到之处无不轰动,后来剧本出版也备受追捧。 虽然这部书本身的故事就能做篇文章。不过,李欣宇家里的这本《王宝钏》还掩藏着上世纪40年代两个清新的校园爱情故事: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分别有两行字。“志立女士惠存,传种孙赠。”落款是“年于牛津”,而另外一行小字,则证实了戴志立女士在年于辅仁大学再赠姜民生先生。李欣宇告诉记者,《王宝钏》是爱情故事,向异性赠此书就意味着表达好感,先前传先生向戴女士赠书,可戴女士并无意于传先生,才一年时间,就将这本书另赠与自己的小学弟姜先生。前些年,北京出版界一位长辈得知李欣宇收藏各类图书,便将这本书转送给了他,还给他讲了当年的这么一段爱情往事。 因为爱玩所以迷上古人游记 因为父辈爱好收藏,从十几岁起,李欣宇便开始迷恋有年头的旧式老玩意。当然,玩收藏是一种磨练眼力和心性的差事,不读书便不明理、学识浅薄,读书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渐渐地,读现代人的书已经不能满足李欣宇对古旧事物和掩藏在无数文献中的历史真相的追寻,他开始读老书、旧书、线装书。最后发展到“不读线装书似乎就找不到读书的感觉。”只有在古人细腻的蝇头小楷中,在那些摸来崭新却面色泛黄的书页中,李欣宇那些老事也放进了心里。“起初我是用玩儿的心态在读书,最初也不过是为跟人聊天时增加点谈资,没想到书是个好东西,看多了就往钻研方面一路奔去了。我这三、四万本书,我想自己也不可能全看完,因为就是搬一遍也得搬几个月。但买时每本都一定要翻一翻,一定要知道书里写了些什么,粗读一下目录,买回来再挑有兴趣的、有用的再看一看。”家中藏书,李欣宇最爱的还是明清学者写的考证故事和仿碑游记。“我爱旅游,过去的学者访碑是搞学术考证,研究书法和文化史。我们现在的访碑只是个为旅行找了个理由,尽量模仿一下古人,其实是搞个文化游而已,去之前也正好在书上把当地的文化、历史、地方风俗学习一下”。 家有万卷书,读起来会不会很苦?是否有闲才有机会读书?在古董小地摊旁、在热闹的菜市场边,就一碗肉丸胡辣汤,李欣宇就可以边吃边静静地读。无论在任何嘈杂环境,只要手里有书就能翻几页,爱书人怎会觉得读书苦呢?从玩到爱书再到藏书,20多年过去,现在李欣宇已经能做些简单的古籍修补了,有时一些古籍缺字,他便买来多个版本对照把缺字添上。“藏书如今算是我职业的一部分,但我只能尽自己的力量,买点自己喜欢的书,读的同时也研究它的版本。” 去台湾旅游竟买空书 爱书人该怎么买书才不吃亏?李欣宇很怀念过去那些年月淘书的乐趣。启功先生早年曾说:“旧书店是我安身立命之所。”李欣宇深以为然,也常在地摊上和旧书店里淘书玩,但如今,藏书格局改变了。 “转旧书店买不到什么称心的东西,现在只能找一个差不多的藏书家,一次给他一个比较诱人的价格,把他所有东西都买下来。已经进入到资本市场的时代,就是拼实力拼钱的时候。”“土豪”李欣宇感叹:“书贵,快买不起啦!”过年时,李欣宇去台湾旅游,结果发现台湾艺文印书馆里有很多放了数十年无人问津的好书,大喜之下便把店里的线装书一锅端。“我买的这些书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的书,可这些书出了以后就一直积压着卖不动。我爱线装书就一下全买光了,最后装了四大箱子托运回来,店都让我买空了。” (来源:西安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xs/15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大学疫情地图将台湾标为ldquo中
- 下一篇文章: 在台灣街道上遇見南航航點桂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