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料理

由于台湾的海岛地形,四面环海,海产品非常丰富,几乎到处都能吃到刚捕获上岸的新鲜海鲜,不仅品种繁多,最重要的是十分十分地新鲜,渔港海鲜市场里卖的基本都是渔民当天打捞上来的美味,很少冷冻,因为鱼肉经过低温冷冻后,口感、味道和新鲜度就大打折扣了,部分夜市也有海鲜制成的小吃,例如盐酥鱿鱼、烤鱿鱼等。

必吃海鲜料理:三杯中卷、海鲜粥等。

蚵仔煎

台湾小吃销售排行榜第一名,因偶像剧《转角遇到爱》被两岸粉丝追捧。如今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每到一地都可寻到蚵仔煎的芳影。新鲜的蚵仔是这道美味的重要元素,将蚵仔淋上调和太白粉与地瓜粉的粉浆,加上蛋、青菜下平底锅以大火油煎,最后画龙点睛将酸酸甜甜的特制酱淋在刚离开炉火的蚵仔煎上,扑哧四溢的香气中,顿时迎来一阵噼噼啪啪的美美响声,味道香郁令人垂涎。吃货们也可以试试虾仁煎、蛋煎、花枝煎等,美味不输蚵仔煎喔!

大肠包小肠

大肠包小肠是台湾独一无二的独创美食。大肠包小肠和热狗有几分相似,不过要将包裹着猪肉肠的面包换成糯米。简单来说,就是将体积较大的糯米肠切开后,再夹住体积较小的台式香肠,最后会涂上各种口味的酱料或加上花生粉、蒜头、黄瓜丝、香菜等配菜以丰富口感,还有原味、辣味、黑胡椒味、芥末味等口味可以选择。在全台的夜市都可以吃到味美料多的大肠包小肠,其中又以台北公馆商圈、台中逢甲夜市、台北士林夜市的大肠包小肠最为出名。

牛肉面

不仅仅是台湾独具一格的代表性美食,更作为一种饮食文化深深影响着台北。从年起台北市政府每年会举办一次“台北国际牛肉面节”,为人们挑选最美味的牛肉面。牛肉面在台湾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年,当年迁移到台湾的民众因为思念家乡,所以烹煮了属于自己家乡风味的牛肉面,这些好吃的牛肉面流传开来,让台北成为了牛肉面之都。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承载了台北人共同的美食记忆。一碗好吃的牛肉面是将新鲜牛肉炖烂,用牛肉汤煮面,再将牛肉切块放在面上,要做到肉香而不腻、汤味鲜美,面条筋道。牛肉面的吃法最常见的就是红烧了,此外还有清炖、番茄红烧、麻辣等,无论你喜欢淡的咸的、辣的酸的,一碗牛肉面能带给你的满足远远超出想象。

姜母鸭

这是80年代后期在台湾流行起来的进补小食,将台湾特产的红面番鸭煮熟,取鸭肉和老姜(也被称做姜母),搭配上胡麻油、米酒、中药的药材包,混合放在客人面前熬煮,炭火更佳,好似鸭汤火锅一般。温补的姜母鸭在如此的寒冬仿佛为家人驱走了所有的寒气,众多的滋补药材不仅适宜女性补血养生,也为家中老人补益了身体。而在最后的热气升腾中,还能像吃火锅一般品味到被姜母鸭的浓汤浸润过的食材,点点滴滴皆是美味~

担仔面 

在台湾,几乎没人不知“度小月”担仔面,它是台湾省台南最有名的一道汉族面类小吃。“度小月”名称有个十分感人的来源:远在九十几年前,台南有位渔民叫洪芋头,以出海打渔为主。每年在五月至八月间,正是台风季节,海上风浪很大,一般渔民称之为小月,都害怕出海而另谋工作。渔民洪芋头便经营起了福建老家流传下来的肉燥面,用一付担子挑着,一边是锅和灶,另一边则是米粉和面,到处叫卖,因此有人叫它为“度小月担仔面”,意为渡过困难小月的意思。担仔面从台南开始走红,小小的一碗面由川烫过的油面和豆芽菜,淋上熬煮多时的担仔面便可上桌供人品尝。若觉得配料不够丰富,还可以加一颗卤蛋或贡丸提增口味。

卤肉饭

卤肉饭也叫鲁肉饭,是台湾最著名也最独特的小吃,据说只有台湾本土的卤肉饭才是最地道的。在台湾北部,也包括台北地区,卤肉饭是在白饭上淋上碎猪肉和酱汁的料理。一碗好的卤肉饭,它的五花肉被精心切过,但并不太碎,慢慢在有5种香料的汁里炖制,之后将做好的肉浇在热米饭上,一碗香甜,微咸的卤肉饭就完美了。街边的饭馆、各大夜市也都可以品尝到这道美味,小心别吃得太撑啊!

盐酥鸡

盐酥鸡也叫做咸酥鸡,是台北最常见的一道小吃。做法就是将鸡肉切成小块裹面粉浆丢入油中炸的酥嫩然后捞出,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撒上胡椒粉、辣椒粉或者拌上大蒜末等调料。台北街头的盐酥鸡香气浓郁,外酥里嫩,是最出名的休闲小吃之一。在各大夜市,比如士林夜市等和路边摊都能买到,有些卖鸡排的店铺也有盐酥鸡出售。

烧肉粽

肉粽子不奇怪,在南方吃得比较多,但这么大的粽子可实属震撼,将里脊肉用酱油等研制,加入米酒,再将鳊鱼、咸蛋黄、香菇等混合在一起,包在糯米中,大大的烧肉粽子呈现棕红色,油油亮亮,丰腴多汁,口感润滑,但并不油腻。现在几乎每个夜市都有摊位贩卖,它是一般民众宵夜点心的最佳选择。

肉圆

台湾肉圆以彰化和新竹两地最为出名,其中彰化肉圆是以油炸的方式;新竹肉圆则是以蒸的方式处理,口感上有所差别,游客可依自己喜爱口味选择品尝。肉圆的外皮是以地瓜粉、在来粉、太白粉加水调和成的米糊,内馅包入猪肉、香菇、笋干等食材,吃起来外皮Q韧、内馅香醇,有咀嚼的乐趣。

车轮饼

S.H.E组合热推的台湾小吃,外形圆溜溜、金灿灿,像车轮一般,外皮甜软,内馅儿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比如经典的红豆馅儿、好味道的奶香馅儿,还有巧克力、黑芝麻等,怕是吃了一个就停不了口了。

筒仔米糕

常见于台湾各地的糯米类小吃,与油饭类似,却是在瓷瓶、竹筒或铁罐中炊煮而成,香喷喷的糯米上,淋有肉香四溢的佐料,口味浓郁。

臭豆腐   

发酵的过程中臭气薰人,故名为臭豆腐。小北臭豆腐的负责人官先生的父亲原本靠卖五香油豆腐汤为生,后由友人处学得做臭豆腐的方法,再经过改良口味,推出五香臭豆腐。此种臭豆腐透着香味,将之切成小块油炸,外表酥脆内层鲜嫩,再淋些酱油、醋、蒜汁撒上葱花加上梨山高丽菜腌制的泡菜,便是一盘又香又酥的臭豆腐了。许多人对臭味扑鼻的豆腐往往不敢尝试,但是一旦入口浅尝后,便难忘其特殊滋味。搭配酸甜泡菜一同食用,就可尝到外皮酥脆、内部组织蓬松的特殊口感。

珍珠奶茶

年代出现在台湾的一种饮品,将用淀粉制成的粉圆加入奶茶,在90年代日渐热门起来,渐渐成为人手一杯的人气饮品。除了珍珠之外,部分店面也会同时加入布丁、咖啡冻、仙草冻等增加口感。但珍珠奶茶到底是谁发明的还众说纷纭,号称是自己发明珍珠奶茶的两家商铺为春水堂、一家是翰林茶馆,两家口味各有不同,但皆颇具人气,市面上也有很多手摇饮料店可以买到珍珠奶茶。

芋圆

是一道著名的台湾传统甜点。先将芋头蒸熟后压成泥,加上地瓜粉及水拌匀成团,搓揉成长条形再切成小块,然后放入沸水中煮至浮起捞出即成芋圆。如果加入地瓜粉较Q,改用太白粉则较软。相似食品还有红豆芋圆、薯圆等。煮熟的芋圆可和在冰糖水里食用,冬天时也有热食的吃法。在台湾,许多甜点如豆花、刨冰,均可加点芋圆和地瓜圆覆盖其上一起食用。九份的芋圆尤其有名,其中“阿柑姨芋圆”和“赖阿婆芋圆”味道地道,深受人们喜爱。

凤梨酥

极为知名的台湾点心,内馅用冬瓜酱,再用面粉、糖、蛋、奶油制成外皮,口感酥滑细致,因为在闽南语中的凤梨音近「旺来」,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很受欢迎的礼品。近年来有许多商家以土凤梨做馅料,比冬瓜馅酸,适合怕甜的朋友。推荐商家:台湾的凤梨酥非常多品牌,佳德、微热山丘、犁记都是很热门的品牌,鼎泰丰也有出凤梨酥礼盒,近年新开的维格饼家还有凤梨酥制作体验。

剉冰

剉冰多指以刨冰机锉出的碎冰,加上绿豆、红豆、粉圆、芋头、爱玉等可随意选择的配料后,再淋上糖水的冰品,在夏天食用相当沁凉舒畅。不过,相当懂得吃的台湾人,陆续开发出许多新的台式冰品,如利用水果制成的芒果冰、草莓冰等季节性冰品,不仅清凉消暑且又富有创意。一到夏天,好多观光客,包括注重卫生的日本人,也一定会来台湾享受一碗夏日最幸福的清凉剉冰。虽然白天气温高到不行,晚上到夜市吃东西或逛街的人,铁定也是会来碗配料丰富的剉冰消暑。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有什么治疗方法
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xs/1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