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知府高叔祥家族

据史料记载:洪武三年,明皇帝将郑州知州苏琦提出的“事宜三事”中,“垦田以实中原”的见意纳入明朝发展国民经济之国策。自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在这四十七年中,由山西向外省大型移民共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元至十五年间八次。高明远为响应这一号召,带二子(天佐、天佑),于洪武初年,由洪洞大槐树,迁居于邓州东南二十五里尹家集(今桑庄镇尹集村),垦荒辟野。自高明远由晋迁邓以来,历经二十五代。其子孙昭穆相承,井然有序,桃李楹门,英才辈出。

研究资料表明,高明远之后裔一脉,一直生活在尹集,以耕读诗礼传家,高明远之十二世孙高名世,于乾隆二十二年首中进士;十三世孙高叔祥于乾隆四十九年进士、高经祥乾隆五十三年举人。父子仨同在乾隆年间高中,所以,父子三人,名扬天下,成为后世人间佳话。

尤其是威震四海的高叔祥,乃高名世之三子,生于乾隆十五年()九月十三日。乾隆四十九年()中进士,三甲二十四名,归班候铨,为春风书院主讲,陶成其重。乾隆六十年(),初任福建海澄,嘉庆三年任龙溪,四年署诏安,继任武平知县;八年升刺史,补厦防同知,十年署漳州知州,旋补建宁太守,十一年署台湾府知府。叔祥每至一地,皆剔清陋弊,劝农课士,弭盗安良,恩泽广被。离任时,百姓焚香吁天,攀辕泣留,至拥挤不能行。离诏安擢厦门时,百姓“攀辕卧辙”,不让高知县离去,并七绘《攀辕图》,七唱《攀辕歌》送之,不忍公行。叔祥离任后,诏安百姓又联名向巡抚请求回诏叔祥,省巡抚以“人地相宜”奉请朝廷,让其与新任诏安令对调,百姓皆大欢喜。

在建宁任知府之际,倭寇海匪滋扰台海,台湾接连爆发以蔡牵为首的爆动,蔡自称“镇海王”,杀死台湾第六十一任知府,即嘉庆第三任知府。朝野震怖,朝廷特简拔叔祥为台湾知府,于嘉庆十一年()四月,携小儿子霞举抵台任职,蔡牵败逃外洋,八月战势结束。于嘉庆十一年()八月,遽病于台湾府任,享年五十六周岁。共在任十二个春秋,高叔祥虽台任时间不长,但在海峡两岸迄今还传颂着:“感主知而报国海天万里泣忠魂”的君臣佳话。

自第一代进士高名世至其来孙,在这六代人中,四代进士共五人,其中,一名兵部主事转员外郎,三名知府,八名知县,一名进士候选,知县以下者未作统计。

第一代进士

高名世,字际五,号思菴(公元—年)。乾隆二十一年中举,二十二年()中进士第,三甲一百四十九名。乾隆三十年(),任安徽祁门知县。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江南同考试官,勒封文林郎、诰赠朝议大夫。官任二十年。著有《思菴草文集》行世。

第二代

高叔祥,字业瑞,又字抟,号菊围(公元一年),高名世之三子。乾隆四十九年()进士第,三甲二十四名。乾隆六十年(),初任福建海澄知县,继任龙溪、诏安、武平,晋升厦门同知、漳州知州,擢升建宁府、台湾府知府。即台湾六十二任知府,嘉庆第四任知府。嘉庆五年庚申恩科,福建同考试官。诰授朝议大夫。官任十二年。士民爱戴,绘《攀辕图》存诏安“名宦祠”,崇祀“乡贤祠”。著有《秋芳集》、《卧吟诗》、《惜玉黄花集》。官任十二年。

高经祥,字辑瑞,号梅村(公元一年)高名世之五子。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嘉庆六年()辛酉大挑一等,历暑广东海康知县,广东崖州知州。诰授文林郎、奉直大夫,官任十二年。著有《梅村集)待梓。

第三代

高彤举,字擢公,号朴斋(公元一年)高叔祥之长子,贡生。道光元年(),初任山西长治长子,襄坦潞黎城知县,潞安经厅;湖北襄阳德安府经厅。诰授文林郎、修职即。官任三十年。

高殿举,字擢一,又字栋臣,号愚菴(公元一年),高叔祥之次子。嘉庆二十一年()举人,道光十二年(),初任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南昌府进贤县知县。勅授文林郎、例封承德郎。官任三年。崇祀“乡贤祠”。著有《椒香轩辕集》待稿、待梓。

第四代

高振宛,字子衡,号讷斋(公元一年),高殿举之长子。道光十八年()进士第,三甲七十名。道光十九年(),初任浙江天台,继任桐乡、山西山石县、宁武府神池县、蒲州府荣河县知县,涬州、汾州知州,潞安府知府,咸丰二年()壬子科,山西同考试官。诰授荣禄大夫、朝议大夫、赏戴花翎三品衔補用道。官任三十九年。

高振洛,字子陆,号勉斋(公元一年)高燕举之继子,殿举之次子。道光十二年()举人,十三年()进士第,时年二十二岁,三甲七十六名。道光二十一年(),初任湖北兴山建始东湖、继任黄陂、山东霑化、阳谷单县知县,四川石柱直隷鹿同知,云南广南府、贵州思州府知府、山东兖州知府,咸丰元年()辛亥科、二年()壬子科,山东同考试官。诰授朝议大夫赏戴花翎。官任四十年。

高履谦,字冰台,号益菴(公元一年),高陛举之长子。道光二十八年()进士候选。勒授承德郎。儒学教谕三十载。

第五代

高寅生,字亮臣,号春圃(公元一年),高振宛之长子。光绪二年()进士第,三甲第六名。光绪二年授驾郡主政公、农部、户部、兵部主事转员外郎。诰授奉直大夫。官任二年。

高培生(公元一年),高振洛之长子。光绪元年(),初任山西曲沃县、洪洞知县。官任二十七年。

第六代

高绍廉,字建侯(公元一年),高振宛之长孙,高寅生之继子,德生之长子。光绪三十年(),初任河南泗水、镇平、方城、新野知县。官任三十一年。

高绍文,字绂卿(公元一年),高德生之次子。光绪三十三年(),初任湖北房县、竹溪、光化、四川汉县知县。官任二十五年。

高绍薪,字有斋,(公元一年),振洛之孙,高培生之次子。宣统元年(),初任湖南湘临县、山西临猗知县。官任二十七年。

除上述外,据不完全统计,自第一代进士高名世上至其高祖父高铎,在这四代人中,二名乡饮大宾,三名贡生,五名名教师,三名庠生,二名增生。自高名世起下至其来孙,在这六代人中,一名贡生,八名太学生,十五名庠生,二名廪生,二名增生,三名从九品,六名名教师。人誉两代“高青天”称号:一是诏安人将高叔祥入“名宦祠”,树碑以纪功德。二是山西潞安人为高振宛建“立生祠”,勒石以载政绩。皇帝赠、封高氏男、女九代人。首封是从高叔祥的天祖父高铎起,例赠修职郎,继封其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尤其是,第一代进士高名世的第一房夫人朱氏,勅赠孺人、诰赠恭人;二房姚氏虽傻,勅封孺人、诰封恭人。二是台湾知府高叔祥第一房夫人靳氏,诰赠恭人;第二房夫人杜氏,诰赠恭人;第三房夫人杜氏,诰封恭人。同治十一年四月十七日,皇帝连下四道圣旨,再次授封、赠封高氏家族男、女十三人。第一道圣旨:前赠朝议大夫高名世,乃三品銜加四级;前赠封恭人朱、姚氏,乃三品加四级,姚氏为一品夫人。第二道圣旨:前授朝议大夫高叔祥,乃三品加四级;前赠封?人靳、杜、杜氏,乃三品加四级,杜氏为一品夫人。第三道圣旨:前赠朝议大夫高殿举,乃三品加四级;前赠恭人赵、廖氏,乃三品加四级,廖氏乃一品夫人。第四道圣旨:高振宛三品銜加四级,荣禄大夫;赵、孙氏,乃三品加四级,赵氏为一品夫人。开辟了皇帝赠封邓州高氏族人九代之先河。

一九九五年春,“进士陵园”被审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高叔祥的雅号,落户于桑庄镇菊圃社区。二0一六年,桑庄镇政府宣布实施文化建设“四个一工程"计划,即修缮“进士陵园”、进士纪念馆和村级博物馆、邓州市高叔祥研究会、创办《高台鸣琴》期刊。七月二十三日,中国煤炭城市发展联合促进会党委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高福朝,与中华高氏宗亲联会副会长高明柱一行,由桑庄镇党委书记万洪志陪同,对“进士陵园”进行考察。临行前,万书记赠送了由邓州市桑庄镇人民政府主管、邓州市高叔祥研究会主办的《高台鸣琴》刊物。《高台鸣琴》刊物的出版发行,将高氏文化及进士精神,从邓州传播于大江南北乃至海外,并发扬广大。

作者:高显邓(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联系手机:

推荐







































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
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ly/1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