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虾灿萝卜头阿差别在香港说这些
文 查小欣 [香港娱乐专栏第一人,一支笔写尽香港娱乐圈的风云跌宕] 在香港,“很差”和“阿差”只有一字之差,可以指某人很差,即指他“差劲”,但如叫印度人做“阿差”则随时会犯法。 “阿差”这叫法在年香港通过《种族歧视条例》开始已逐渐被遗忘,香港新一代根本不懂得这名词。 香港有不少印度人聚居,各阶层都有,其中著名印度裔富商“夏利里拉”家族在香港扎根已80多年,家族资产数百亿港元计,座落于高尚住宅区九龙塘的“皇宫”面积约平方呎,楼高三层,共有超过90个房间,供夏利里拉家族六兄弟姊妹及所有家庭成员共超过人居住,自成一国。 /夏利里拉家族/ 从前香港人对任何阶层的印度人都叫“阿差”或“摩罗差”,像是统称,一般都以为,这两个称呼是互通的,“阿差”只是“摩罗差”的简称,有指“阿差”是印地语achcha的对音。 achcha是印度人表示明白或同意对方所说的话时所响应的感叹语,就像英语的yes或中文的“是”,由于每每听见印度人交谈时说achcha,为方便就以此称呼印度人。此说似乎颇合逻辑,但非正解。 据正解:“阿差”一词来自印度语acharya,此语出自梵文的acarya或acharya,解作老师、有识之士、智者、有文化、有修养的人的尊称,大家取其音,称印度人为acha(阿差)。也因此“阿差”一词非但不是贬词,亦非对印度人的蔑称,反而是尊敬用语。 正解如此,但由于有顺口溜“搵阿差信你!”,又有“差不多先生”的说法,似暗示阿差的智慧和处事态度有问题,诸如此类,令人先入为主误认为“阿差”比较差,很多时南亚裔人士也被归入此称号。 香港政府成立“平等机会委员会”,推出种族歧视法例,对于目前全港23万非华裔人口是一大喜讯,落实立法后,医院、学校和商店等公私营机构,都有责任向少数族裔提供包括翻译在内的语言方便。 香港是多元文化社会,除印度人外,还有不少其他种族,各自都有俗称,罗列出来,是提醒大家万勿用这些称呼,否则祸从囗出,随时被告。 例如“咸虾灿”,亦作“咸虾撑”,是澳门人对土生葡人的谑称,源起是昔日的澳门未如今日般赌场林立,近海盛产“咸虾膏”,土生土长的葡萄牙人喜欢以此佐食,有些会把中式的咸虾膏涂在西方食品热香饼上,由于中国的煎薄饼与西方的热香饼类似,当地人见此,嘲笑他们为“咸虾撑”,意指其不中不西,亦有用“牛佬”、“牛婆”来形容葡萄牙人,因为斗牛是他们的国粹。 “宾佬”、“宾妹”、“宾宾”指菲律宾人,多用来俗称菲律宾工人,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会叫菲佣(正统叫法)做“姐姐”。 “?仔”、“?佬”、“?妹”、“萝卜头”指日本人,众所皆知是来自他们说话尾音“???”和他们爱以萝卜干佐餐。 “鬼佬”、“鬼妹”、“鬼仔”、“鬼婆”指西方人,尤其是白人。 “坡仔”、“坡妹”指新加坡年青人。 “半唐番”指中西混血儿,如叫他们“杂种”肯定囗舌招尤。 “竹升”、“竹升妹”、“竹升仔”、“香蕉”指在西方国家出生长大的唐人。 “黑鬼”指黑人。 “旗下佬”指满人。 “架忌冷”、“冷佬”指潮州人。 “港灿”指香港人,“加灿”指在加拿大居住的唐人。 “红番”指美洲土著。 其他族群,一般用地名或民族名加“佬”(男人),年青男用“仔”,少女用“妹”,女人用“婆”,例如“韩国佬”、“犹太妹”。 有些人不介意这些俗称,甚至幽默地用来自嘲,觉得增加亲切感,但万一如对方觉得冒犯,那可麻烦了,小则可循民事提出诉讼。 如强烈的嘲讽或者煽动种族仇恨,则会构成刑事犯罪,一经定罪则最高罚款10万及监禁两年,称呼别人时要小心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wanzx.com/twys/9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好莱坞大片的香港译名怎么都这么无语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